别喻宣仲宣仲之闽

思乡情有极,送子意无涯。 明月看时别,清霜梦后知。 江空茅舍静,秋半柳条衰。 九派何须问,居然怨两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极限,尽头。
  • 清霜:清晨的霜,这里比喻寒冷的气候。
  • 九派:指长江的九条主要支流,这里泛指江河。
  • 两歧:分岔的道路,比喻选择或分歧。

翻译

思念家乡的情感无法抑制,送你离开的心意却无边无际。 看着明月,意识到我们即将分别;清晨的霜,梦醒后才知道你的离去。 江面空旷,茅舍静悄悄,秋意已深,柳条显得衰败。 对于这广阔的江河,又何必去问它们的流向,我竟然因为分别而感到怨恨。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深切的离别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诗中,“明月”与“清霜”分别象征着离别时的清晰与梦醒后的寒冷,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后两句通过对江河的描绘,隐喻了人生道路的选择与分歧,以及因此产生的怨恨和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离别的复杂感受。

曹学佺

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