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兴公

词场领袖失三山,所恨存亡一水间。 独抱玄真归洞府,空余大翮落人寰。 平安两日无书至,恸哭千秋有梦还。 老泪可如冬节涧,只将呜咽当潺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词场:指文坛,特别是诗词创作的领域。
  • 领袖:指在某一领域或团体中起主导作用的人。
  • 三山:这里可能指代徐兴公在文坛上的三个重要地位或成就。
  • 玄真:指深奥真实的道理或思想。
  • 洞府: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比喻徐兴公的逝世如同归隐仙境。
  • 大翮:大鸟的翅膀,比喻徐兴公的才华和影响力。
  • 人寰:人间,世界。
  • 平安两日无书至:指徐兴公去世后,没有消息传来。
  • 恸哭:极度悲伤地哭泣。
  • 千秋:千年,比喻时间长久。
  • 老泪:老人的眼泪,表示深切的哀伤。
  • 冬节:冬天的季节。
  • :山间的小河。
  • 呜咽:低声哭泣。
  • 潺湲:水流声,这里比喻哭泣声。

翻译

文坛的领袖徐兴公离世,我深感遗憾,他的生与死仿佛隔着一条水。 他独自带着深奥真实的思想归隐仙境,只留下他那巨大的才华在人间。 已经两天没有他的消息传来,我为此极度悲伤地哭泣,仿佛千秋万代都会如此。 我的老泪可以像冬天的山涧一样流淌,只能将这低声的哭泣当作水流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徐兴公逝世的深切哀悼和对他在文坛上卓越贡献的怀念。诗中,“词场领袖失三山”一句,既表达了对徐兴公在文坛上重要地位的认可,也透露出对其逝世的遗憾。后文通过对“玄真”、“大翮”等意象的运用,进一步描绘了徐兴公的才华和影响力,以及他逝世后留下的空白。结尾的“老泪可如冬节涧,只将呜咽当潺湲”则以寓情于景的手法,抒发了诗人深切的哀伤之情。

曹学佺

明福建侯官人,字能始,号石仓。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户部主事。累迁至广西右参议。天启间,梃击狱兴,学佺所著《野史纪略》直书本末,六年,以私撰野史,淆乱国章罪,被削职为民。崇祯初,起广西副使,力辞不就。家居二十年,潜心著书。南明隆武帝立,乃破家起义,官至礼部尚书。清兵入闽,入山自缢死。有《石仓集》等。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