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楼晚眺

· 洪繻
暮色青山尽,寒天旷野低。 霜催归雁北,人在夕阳西。 云水帆无际,樵渔路已迷。 凭栏閒眺望,烟外草萋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 rú,古代丝织物的一种,这里指诗人名洪繻。
  • 暮色: 天色傍晚时分。
  • : 消失,隐没。
  • 寒天: 冷冽的天气。
  • 旷野: 广阔的田野。
  • 霜催: 霜降催促。
  • 归雁: 秋季南飞的大雁,这里象征着游子思归。
  • 夕阳西: 太阳落山的方向。
  • 云水帆: 指远处模糊的船只,如在云雾中航行。
  • 樵渔路: 森林和湖泊边的樵夫、渔夫的小径。
  • : 迷失方向。
  • 凭栏: 站在栏杆边。
  • 閒眺望: 随意远望。
  • 烟外: 山岚之外。
  • 草萋萋: 形容草木茂盛,显得凄凉。

翻译

夜晚降临,青山逐渐隐没在昏暗中,寒冷的天气使广阔的田野显得更加低矮。霜降催促着北归的大雁,而我正站在夕阳西下的楼头。远处的船只在云雾和水面上若隐若现,森林和湖泊边的小径已经难以辨识。我倚着栏杆随意眺望远方,烟雾之外的草丛显得格外茂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登楼晚眺所见的秋日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萧瑟与宁静。诗人通过对暮色、寒天、归雁、夕阳、云水帆、樵渔路等意象的描绘,寓情于景,表达了淡淡的离愁和对家乡的思念。"霜催归雁北"一句,借雁南飞象征游子思归之情,"烟外草萋萋"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远方的乡愁。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含蓄,富有画面感。

洪繻

洪繻,《枯烂集》九卷。现收藏于国立台湾文学馆。〗、洪繻自编出版的《寄鹤斋诗矕》〖《寄鹤斋诗矕》,南投:南投活印社,1917年。此书洪繻自编自印,作为旅游大陆交谊用书,也是洪氏第一部见世的著作。〗,并参考台湾省文献委员会《洪弃生先生全集》,以及《台湾日日新报》、《台湾文艺丛志》、《台湾诗荟》等所载之诗作,辑录编校。(吴福助撰) ► 4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