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缜菜示德逢

江南种菜漫阡陌,紫芥绿菘何所直。 陶生画此共言好,一幅往往黄金百。 北山老圃不外慕,但守荒畦斸荆棘。 陶生养目渠养腹,各以所能为物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漫阡陌:布满田间小路。“漫”有布满、弥漫之意 ;“阡陌”(qiān mò),指田间小路,南北走向为“阡”,东西走向为“陌”。
  • **紫芥绿菘:紫芥,一种蔬菜;绿菘(sōng),即白菜。
  • **何所直:值多少钱。“直”通“值”,价值。
  • **共言好:都说好。
  • **黄金百:价值百两黄金,极言画作价格昂贵。
  • **老圃:原指有经验的菜农,这里指种菜的人。
  • **不外慕:不羡慕外面(的东西)。
  • **斸荆棘:(zhú jīng jí) ,砍除荆棘。“斸”,本意是锄一类的农具,这里作动词,有挖掘、砍除之意。
  • **养目:满足眼睛(对美的需求),意思是欣赏画作。
  • **养腹:满足肚子(对食物的需求),意思是种蔬菜为了填饱肚子。
  • **为物役:被事物所役使。

翻译

江南大地上,菜田纵横交错布满了田间小路,那紫色的芥菜和绿色的白菜能值些什么钱呢。陶缜画的蔬菜图大家都说好,往往一幅就价值百两黄金。北山有个老菜农,他不羡慕外面的繁华,只是守着自己荒芜的菜畦,努力地砍除荆棘。陶缜画画用来满足人们欣赏的需求,老菜农种菜则用来满足人们填饱肚子的需求,他们各自凭借自己的能力被不同的东西役使着。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手法构建起丰富的意蕴。诗的前四句写江南蔬菜虽遍地生长但价格平常,可陶缜画的蔬菜图却价值不菲,形成价值上的反差。后四句引入北山老圃,描绘他默默守护自己的菜畦,与追求画作价值的陶缜形成鲜明对比。一方面展现了艺术作品在市场上的高价值与普通蔬菜的平凡价值间的差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不同人的生活追求与方式,有人关注精神层面的“养目”,有人专注于物质层面的“养腹”,同时“各以所能为物役”一句含蓄地指出,无论何种追求,人在一定程度上都会被其所追求的东西束缚,蕴含着对生活中的价值观念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意味深长。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