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同王胜之游蒋山
金陵限南北,形势岂其然。
楚役六千里,陈亡三百年。
江山空幕府,风月自觥船。
主送悲凉岸,妃埋想故莲。
台倾凤久去,城踞虎争偏。
司马壖庙域,独龙层塔颠。
森疏五愿木,蹇浅一人泉。
棁杖穷诸岭,篮舆罢半天。
朱门园渌水,碧瓦第青烟。
墨客真能赋,留诗野竹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陵:南京的古称,因其有石头城而得名。
- 限南北:地理位置上南北分界线。
- 形势:地势、地貌。
- 楚役:指古代楚国在此地的劳役或战争。
- 陈亡:指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建立的陈国在公元280年被西晋所灭。
- 幕府:古代军政官员办公的地方。
- 觥船:酒杯和船,此处指饮酒游乐。
- 悲凉岸:形容景色凄凉,可能暗含历史沧桑感。
- 妃埋:指王昭君的墓葬,这里借指历史遗迹。
- 莲:指王昭君,因“出塞”之事,古人常以莲花比喻其高洁。
- 凤:凤凰,古代象征吉祥和权力。
- 壖庙域:宫庙遗址,壖(ruán)指水边的土地。
- 司马:古代官职,此处指庙宇中的守护神。
- 独龙塔:可能是指某座独立的塔楼。
- 五愿木:佛教中的五树,可能是指佛塔周围的树木。
- 蹇浅:形容道路崎岖不平。
- 棁杖:拐杖,棁(zhuō)指横梁上的短柱。
- 篮舆:竹轿。
- 朱门:豪门贵族的宅院。
- 墨客:文人墨客。
- 野竹娟:指野地里的竹子,形容诗歌清新自然。
翻译
南京坐落在南北分界线上,地势险要,难道真是这样吗?曾经的楚国在这里历经六千里劳役,东吴陈国也在三百年前灭亡。江山依旧,但往昔的幕府早已空寂,只有风月陪伴着我们的酒船。历史的悲凉在岸边回荡,王昭君的墓地仿佛还在怀念她的故国莲花。那曾经凤凰栖息的台阁已倾颓,城池像老虎争夺般屹立。古老的司马庙宇旁,只有孤独的龙塔高耸在云端。周围是稀疏的五愿树,山路艰难如蹇浅一人泉。我们杖藜走遍了群岭,坐篮舆几乎攀上了半边天。富豪之家的园林环绕绿水,碧瓦红墙升腾青烟。文人们真的能赋诗抒怀,他们的佳作就留在了这野竹之间。
赏析
此诗描绘了金陵(南京)的历史变迁与地理风貌,以及诗人与友人王胜之游览蒋山(钟山)时的所见所感。诗中穿插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如楚国劳役、东吴陈国的兴衰、王昭君的传说等,展现了金陵的厚重历史。同时,通过对风月、山水、古迹的描绘,寓言了世事沧桑和人生哀乐。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如“凤去”、“城踞”、“墨客赋诗”,构建了一幅既壮丽又沉郁的画卷,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