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

虞美人,态浓意远淑且真。同辇随君侍君侧,六宫粉黛无颜色。 楚歌四面起,形势反苍黄。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 汉家离宫三十六,缓歌慢舞凝丝竹。人间举眼尽堪悲,独在阴崖结茅屋。 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红房紫莟处处有,听曲低昂如有求。 青天漫漫覆长路,今人犁田昔人墓。虞兮虞兮奈若何,不见玉颜空死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niǎn):古时用人拉或推的车。
  • 粉黛: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 苍黄:本指青色和黄色,这里指变化、仓促。
  • (hàn):花开。

翻译

那虞美人,姿态浓艳情意深远温柔且纯真。曾同坐在车中伴随君王侍奉在君王身旁,使得六宫的嫔妃都没有了颜色。四面楚歌响起,形势变得仓促慌乱。夜里听到马的嘶叫声早晨便没了踪迹,那美丽的女子头发蓬乱像秋天的寒霜。汉朝的离宫有三十六所,轻缓地歌唱曼舞伴有丝竹之声。人间抬起眼看到的都是可悲之事,独自在背阴的山崖搭建茅草屋。那美人成为了黄土,草木都饱含忧愁。红色的房子中紫色的花开处处都有,听到乐曲起起伏伏似乎有所祈求。蓝色的天空漫长覆盖着道路,如今的人在犁田过去却是人的墓地。虞美人啊虞美人该怎么办呢,看不见那美丽容颜只有空空的死亡之处。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虞美人的美丽姿容以及其命运的悲哀。诗中通过对其曾经陪伴君王时的受宠与后来形势突变的对比,突出了命运的无常。“夜闻马嘶晓无迹,蛾眉萧飒如秋霜”生动地描绘出其所处环境的凄凉与自身的孤寂。诗中还以汉家离宫的繁华反衬眼前的落寞,“美人为黄土,草木皆含愁”表达了对美人逝去的惋惜和无奈。最后以对虞美人的哀叹结尾,深刻地传达出一种悲哀的情绪。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虞美人形象和遭遇的刻画,体现出对历史兴衰、人生无常的感慨。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