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北山来

道人北山来,问松我东冈。 举手指屋脊,云今如此长。 开田故岁收,种果今年尝。 告叟去复来,耘锄尚康强。 死狐正首丘,游子思故乡。 嗟我行老矣,坟墓安可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道人:这里指道士。
  • 首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读音为:shǒu qiū。

翻译

道士从北山而来,询问我东冈上的松树情况。他抬起手指着屋脊,说现在(松树)已经长得如此高大了。(他说)去年开垦的田地所以有收成,今年种下的果子今年就可品尝。告诉老者离去后再来,耕耘锄草自己还算安康强壮。死去的狐狸尚且头朝着出生的山丘,游子也会思念故乡。叹息我已渐渐老去,故乡的坟墓怎能忘记。

赏析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但意境深远。诗中通过与道人的对话,描绘出日常生活的一些情景,如田地的收成、果实的品尝,展现出一种平实的生活气息。同时借狐狸的“首丘”之性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传递出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不忘本之情,也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年华渐老的感慨和对故乡、对先辈的怀念与铭记。最后一句更是直白地表达了对故乡的重视和不能忘怀,情感真挚深沉。整体给人一种平实中见真情,简约中含深意的感觉。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