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少(shào)狂:年少时轻狂。少,年纪轻。狂,是少年心性不羁、充满激情的表现。
- 颇复:又很、也颇为。
- 老蚕耕:像老农夫一样以养蚕耕种为生,这里表示归隐田园的想法 。
- 低徊(huí):徘徊、流连,形容内心犹豫迟疑。
- 志食:满足于生存,志,心意;食,生存、维持生活。
- 邂逅(xiè hòu):不期而遇,这里指意外地获得官职。
- 专城:指担任一城的长官,即地方官。
- 冥冥士:指那些隐居避世、淡泊名利的高洁之士。冥冥,有高远、幽深之意,引申为超脱尘世。
- 扰扰氓(méng):指那些为生活奔波忙碌的普通百姓。氓,民众。
- 未遽(jù)央:还没有很快过去,遽,急速;央,尽、结束 。
- 数寒更:数着寒夜里的更鼓声,形容深夜未眠,留意时光流逝。
翻译
年少的时候痴迷热爱文章创作,又十分向往建立功名成就大业。随着逐渐知晓古代贤人心志,开始渴望像老农一样过着养蚕耕种的归隐生活。在人生道路上徘徊不前,只满足于维持基本生活,却意外地当上了地方官。抬头觉得愧对那些超脱尘世的高洁之士,低头又对为生活奔波的普通百姓心怀愧疚。美好的夜晚还没过完,在青色的灯光下,听着寒夜里传来的更鼓声声。把书卷搁置在左右两旁,仰面望着屋顶,感慨自己这坎坷的一生。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自己人生经历和内心想法的深刻写照。开篇以“少狂喜文章,颇复好功名”展现了年少时期的壮志豪情与抱负,对文学和功名有着热烈的追求。而“稍知古人心,始欲老蚕耕”,随着见识的增长,对古人境界有了更深理解,心态发生转变,向往宁静淡泊的田园生活,这种前后对比,体现出人生理念的变迁。 “低徊但志食,邂逅亦专城”,生动地描绘了命运的无常,原本只满足基本生存,却意外踏上仕途。“仰惭冥冥士,俯愧扰扰氓”,直接抒发了内心的惭与愧,体现出诗人对高洁之士的敬仰以及对百姓的关怀自省 。“良夜未遽央,青灯数寒更。拨书置左右,仰屋慨平生 ”,通过深夜难眠、对灯读书、仰屋感慨的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内心复杂的情绪,对过去人生起伏的深深喟叹。整首诗情感真挚深沉,将诗人不同阶段的心路历程细腻地表达出来,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