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干戈六代战血埋,双阙尚指山崔嵬。 当时君臣但儿戏,把酒空劝长星杯。 临春美女闭黄壤,玉枝自蕊繁如堆。 后庭新声散樵牧,兴废倏忽何其哀。 咸阳龙移九州坼,遗种变化呼风雷。 萧条中原砀无水,崛强又此凭江淮。 广陵衣冠扫地去,穿筑陇亩为池台。 吴侬倾家助经始,尺土不借秦人筛。 珠犀磊落万艘入,金璧照耀千门开。 建隆天飞跨两海,南发交广东温台。 中间嶪嶪地无几,欲久割据诚难哉。 灵旗指麾尽貔虎,谈笑力可南山排。 楼船蔽川莫敢动,扶伏但有谋臣来。 百年沧洲自潮汐,事往不与波争回。 黄云荒城失苑路,白草废畤空坛垓。 使君新篇韵险绝,登眺感悼随嘲咍。 嗟予愁惫气已竭,对垒每欲相劘挨。 挥毫更想能一战,数窘乃见诗人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干戈:均为古代兵器,这里借指战争。
  • 崔嵬(cuī wéi):高大。
  • 长星:古星名。
  • 临春:南朝陈后主的宫殿名。
  • 黄壤:黄土。
  • 后庭新声:指陈后主所创作的《玉树后庭花》等乐曲。
  • 樵牧:打柴放牧的人。
  • 九州坼(chè):九州分裂。
  • (dàng):广大。
  • 广陵:扬州古称。
  • 经始:开始营建。
  • 建隆:宋太祖赵匡胤的年号。
  • 嶪嶪(yè yè):高耸的样子。
  • 貔虎:比喻勇猛的军队。

翻译

历经六代的战争鲜血掩埋,宫门前的双阙还指向高大的山峦。当时的君臣如同儿戏,举着酒杯空对长星劝饮。临春殿的美女已埋入黄土,美丽的花枝自己绽放如堆。后庭新的乐声已在樵夫和牧人中消散,兴衰变化多么令人悲哀。咸阳政权变动九州分裂,遗留的子孙变化如呼风唤雷。萧条的中原广阔却无流水,在这依靠江淮顽强又存立。广陵的名门望族被扫除净尽,穿凿地修筑田地成为池台。吴地的人倾尽家财来开始营建,连一点点土也不借助秦人来筛。珍珠美玉大量地通过万艘船运入,黄金璧玉照耀得千门打开。建隆年间如龙飞跨两海,向南开发延伸到广东温台。中间高耸的地方没多少,想要长久割据实在困难。灵旗指挥着全是勇猛的军队,谈笑之间力量可推开南山。楼船遮蔽了江面没人敢乱动,伏地而拜只有谋臣到来。百年间沧洲随着潮汐变化,过去的事不再与波浪争回。黄色的云雾中荒城迷失了苑路,白色的荒草废弃的祭场空留坛丘。使君新写的篇章韵脚险绝,登眺有感而发并伴有嘲讽与欢笑。叹我忧愁疲惫力气已尽,面对对阵常常想互相攻打。挥笔更想能够一战,多次困窘才显出诗人才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变迁、王朝兴衰的描绘,展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从六代的战争谈到当下的局势,既有对过去繁华的感慨,也有对现实的思考。诗中对历史遗迹、朝代更替的描写生动形象,如“临春美女闭黄壤”等,体现了时间的沧桑感。同时,也突出了政权争夺的艰难和局势的变化莫测。整首诗气势宏伟,用典丰富,语言凝练,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复杂情感。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