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往沧海

我欲往沧海,客来自河源。 手探囊中胶,救此千载浑。 我语客徒尔,当还治昆崙。 叹息谢不能,相看涕翻盆。 客止我且往,濯发扶桑根。 春风吹我舟,万里空目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沧海:指大海。
  • 河源:河流的源头。
  • 昆崙:中国神话中西方的大山。

翻译

我想要前往大海,客人从河流源头而来。伸手探取囊中胶,想要拯救这千年的浑浊。我对客人说只是徒劳罢了,应当回去整治昆仑山。叹息着谢绝不可以,相互看着泪水倾盆而下。客人停下而我将要前往,在扶桑树根处洗发。春风吹拂我的船,万里空旷只有目光留存。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奇特的想象和深邃的寓意。诗中以“我欲往沧海”开篇,展现出一种宏大的追求和探索的欲望,而客人从河源而来则增添了神秘色彩。“手探囊中胶,救此千载浑”富有奇幻色彩,试图以奇特的方式改变现状。与客人观点的碰撞和不能达成一致,通过“叹息”“相看涕翻盆”生动地体现出来。后面诗人依旧坚定地要前往,“濯发扶桑根”进一步烘托了其追求的洒脱与不羁,“春风吹我舟,万里空目存”则营造出一种空旷而深远的意境,也暗示了追求之路的漫长和未知。全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体现了王安石独特的思维和诗歌艺术风格。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