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舟姑苏

朝游盘门东,暮出阊门西。 四顾茫无人,但见白日低。 荒林带昏烟,上有归鸟啼。 物皆得所托,而我无安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盘门:苏州古城八门之一。
  • 阊(chāng)门:苏州古城西门。

翻译

早上游玩到盘门的东边,傍晚从阊门的西边出去。向四周看茫然没有一个人,只看见白日渐渐低落。荒林带着昏暗的烟雾,上面有归来的鸟在啼叫。万物都有可以依托的地方,而我却没有安稳的栖息之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姑苏的一段游历,通过对盘门、阊门、荒林、归鸟等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苍茫、寂寥的氛围。白日西沉、荒林昏烟强化了这种孤独感,最后诗人以“物皆得所托,而我无安栖”感叹自己没有安定的归宿,透露出一种彷徨与失落。诗中用词简洁,意境深远,把内心的情绪通过外界景物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