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冶城:本是春秋时吴国冶铸之地,在今江苏南京。
- 岑(cén):小而高的山。
- 跻攀:攀登。
- 木杪(miǎo):树梢。
翻译
心中想着钟山那高高的山峰,因而知晓了去冶城的道路。努力攀登到隐藏在树梢之处,稍稍记下曾经游玩过的地方。红色的太阳沉落在江边的小洲之上,苍茫从杂乱的草木中升起雾气。面对这些景象有一种哀伤的情绪,而山川依然像从前那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表达出王安石面对山川依旧而时过境迁的一种感慨和哀伤。诗中以“欲望钟山岑”起笔,展示了对钟山的向往,接着描述了攀登中对过去的回忆。“红沉渚上日,苍起榛中雾”这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夕阳和雾气的景象,画面感很强。最后“即事有哀伤,山川自如故”,既抒发了内心的伤感情绪,又映衬出自然的永恒不变与人世变化的对比。整体意境略显苍凉,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