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争途:争先恐后的路途。
- 苦不前:苦于无法前进。
- 贫病:贫穷和疾病。
- 连牵:连续不断。
- 向暮:接近傍晚。
- 同行客:一起旅行的同伴。
- 当秋:正值秋天。
- 独长年:独自度过漫长的岁月。
- 晚花:晚秋的花。
- 唯有菊:只有菊花还在开放。
- 寒叶:寒冷中的叶子。
- 无蝉:没有蝉鸣。
- 吏部:古代官署名,主管官员的选拔。
- 逢今日:遇到今天这样的日子。
- 瓮下眠:比喻生活困顿,如同在酒瓮下睡觉。
翻译
在争先恐后的路途上,我苦于无法前进,贫穷和疾病接连不断。 接近傍晚,我与同行的旅伴一起,正值秋天,独自度过这漫长的岁月。 晚秋的花中,只有菊花还在开放,寒冷的叶子下,已经听不到蝉鸣。 如果吏部遇到今天这样的日子,他们应该也会像我一样,生活困顿,如同在酒瓮下睡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晚秋时节的凄凉景象和诗人的困顿生活。诗中,“争途苦不前,贫病遂连牵”表达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的无奈和艰辛。“晚花唯有菊,寒叶已无蝉”则通过对比晚秋的花与叶,进一步以自然景象来象征诗人的孤独和寂寞。最后两句“吏部逢今日,还应瓮下眠”则带有讽刺意味,暗示即使身居高位,也难以摆脱生活的困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李端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出自赵郡李氏东祖。嘉祐从侄。少居庐山,师从名僧皎然学诗。大历五年中进士,后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终官杭州司马。晚年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约卒于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之后数年。子李虞仲。据说李端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乔亿以为李端诗“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之上。”。传世作品有《李端诗集》三卷。
► 240篇诗文
李端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癸酉九秋下浣菊宴赠诗十四首起意 》 —— [ 清 ] 祝廷华
- 《 丁亥九月静圃主人留饮玩月,即席成二律用题瑞莲图韵 》 —— [ 清 ] 方仁渊
- 《 晚秋客庑 》 —— [ 宋 ] 宋祁
- 《 杪秋萧雁宕丈招饮学中即席赋 》 —— [ 明 ] 苏升
- 《 季秋入城郡人迎鲍王有感 》 —— [ 宋 ] 陈著
- 《 余村庄在驼山落霞峰下所游眺有修竹园清吹台竹间亭醉石梅园云母岩紫芝别野临云馆桃花堤蓼花池药洲秋杪休暇漫与何吾周李孙宸戴王言各为之赋 》 —— [ 明 ] 伍瑞隆
- 《 晚秋野望 》 —— [ 唐 ] 刘沧
- 《 怀寄彭城朋好十首寇三 》 —— [ 宋 ] 贺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