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羁秣陵乞休累疏而格于新令郁郁之怀伏枕增剧遂效杜子美同谷体为秣陵七歌时丙戌九月既望也
侧身西望岷山长,长天隐隐白玉堂。人言士为知己死,干旌一去愁茫茫。
忆昔吴越几千士,青眸偏瞩真父子。言犹在耳孝与忠,悠悠此生堪愧死。
呜呼四歌兮调转急,欲赠瑶华将何及。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羁(jī):停留。
- 秣陵:南京的古称。
- 乞休:自请辞去官职。
- 疏: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的文书。
- 格:被阻碍,被限制。
- 郁郁:忧愁、苦闷的样子。
- 伏枕:指生病卧床。
- 增剧:加重。
- 干旌:旌旗的一种,这里指朝廷的征召。
翻译
我停留在南京请求辞官,多次上书却被新的法令阻拦,心中忧愁苦闷,卧病在床病情愈发严重,于是效仿杜甫的《同谷七歌》作了《秣陵七歌》,此时是丙戌年九月十六日。
我侧身向西望着那绵长的岷山,高远的天空中隐约显现出白玉堂。人们说士应为知己者死,可朝廷的征召一旦离去,心中便充满了忧愁。
回忆往昔在吴越之地的几千士人,他们青眼有加,视我如同真正的父子。那些关于孝与忠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悠悠此生,我真是惭愧至死。
唉,第四首歌啊音调变得急促,想要赠送美好的礼物却已经来不及了。
赏析
这首诗以作者在南京的遭遇和感慨为背景,表达了他对朝廷新令的不满和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诗中通过回忆吴越之地的往事,强调了忠诚和孝道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逝、机会错失的遗憾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用简洁的语言传达出了深刻的情感和思考。

丰坊
明浙江鄞县人,字存礼,后改名道生,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丰熙子。嘉靖二年进士。除吏部主事,寻谪通州同知,免归。居吴中,贫病以死。性狂诞,滑稽玩世。然高才博学,下笔数千言立就。于十三经皆别为训诂,钩新索异。家有万卷楼,藏书甚富。书法五体并能,尤善草书。工篆刻,善画山水,不师古人,自成一家,亦写花卉。有《万卷楼遗集》等。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