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咏美人指甲

知向窗中弄彩毫。墨痕隐隐沁红么。手挥玉柱频教剪,指拨沉烟旋欲焦。 风力折,嫩兰苕。夜来轻蘸碧云醪。芳心要使檀奴觉,一掐春肌晕未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彭孙遹 (pénɡ sūn yù):清代词人。
  • 彩毫:彩色的毛笔。
  • 墨痕:指墨水留下的痕迹。
  • 沁红:渗透出红色。
  • 玉柱:琴瑟等弦乐器上的支柱,此处比喻手指。
  • 沉烟:烧过的香烟,代指熏香。
  • 风力折:形容指甲被风吹得脆弱。
  • 嫩兰苕 (niǎn lán tiáo):兰花的茎,此处比喻纤细的手指。
  • 碧云醪 (bì yún láo):绿色的美酒,形容美酒如云般醇厚。
  • 檀奴:古代女子的自称,也指侍女。
  • 春肌:指女子的肌肤,春天般娇嫩。
  • 晕 (yùn):此处指女子皮肤因害羞而泛起的红晕。

翻译

知道你在窗边细心地玩弄彩色的毛笔, 墨水痕迹隐隐约约透出红润的颜色。 你时而轻挥玉指修剪指甲, 指尖在熏香烟雾中转动,仿佛快要被烧焦。

风儿吹过,你的指甲像嫩兰的茎叶般脆弱, 夜晚你轻轻蘸取那如碧云般的美酒。 想要让你的侍女感受到这份细腻的心意, 你的春日肌肤上还留着被掐后的淡淡红晕。

赏析

这首词通过描绘一位女子在闺房中精心打扮指甲的情景,展现了她的细致与娇媚。诗人以“彩毫”、“墨痕”、“玉柱”等意象,生动刻画了女子修甲的过程,以及她对美的追求。"风力折,嫩兰苕"一句,运用比喻,形象地写出指甲的纤细与易损,显示出女子的柔弱和娇嫩。最后,通过"碧云醪"和"春肌晕未消",表达了女子希望通过这一细节传达给身边人的闺中情趣和含蓄的情感。整首词语言婉转,富有诗意,展示了古代女性的生活雅趣和内心世界。

彭孙遹

彭孙遹

清浙江海盐人,字骏孙,号羡门。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间举博学鸿词,考列第一,授编修。历吏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为《明史》总裁。以才学富赡、词采清华,有名于时。有《南集》、《延露词》。身后,其子彭景曾刻《松桂堂全集》。 ► 60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