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沈纯甫宅同丁庸卿陆华甫黎惟敬蔡伯华观沈启南山水得丛字

长安残暑欲秋风,庭下湘兰忽已丛。 爱客带能移孔系,看山图以卧游工。 高天缥缈摇银汉,明月参差挂碧桐。 旧侣江南怜此会,不禁归思海门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纯甫:人名,明代文人。
  • 丁庸卿陆华甫黎惟敬蔡伯华:均为人名,可能是当时的文人或友人。
  • 沈启南:人名,明代画家,以山水画著称。
  • 得丛字:指在诗中运用“丛”字作为韵脚。
  • 孔系:指孔子的家族或学派。
  • 卧游:指通过观赏画作来体验旅行的乐趣。
  • 缥缈:piāo miǎo,形容隐约、不清晰的样子。
  • 银汉:银河。
  • 参差:cēn cī,形容不齐的样子。
  • 海门:地名,指海边的门户,这里可能指诗人的故乡或向往之地。

翻译

在长安,夏日的余热即将被秋风取代,庭院下的湘兰突然间已经茂盛成丛。 我们喜爱带着孔子的学派精神来款待客人,通过观赏山景图来体验卧游的乐趣。 高高的天空中,银河缥缈摇曳,明月挂在参差不齐的碧桐之上。 怀念江南的旧友,对于这次聚会感到怜惜,不禁让我的思绪飘向了东海之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沈纯甫家中与友人共赏沈启南山水画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夏日转秋的感慨和对江南旧友的思念。诗中“庭下湘兰忽已丛”一句,既展现了季节的更替,又暗含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后文通过对银河、明月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旧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