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洛二首

驱车晦朔改,首路轨辙长。 行役届三川,日夕及洛阳。 遐征息徒御,眇默感星霜。 西盻嵚崟岭,东眷梁陈疆。 河朔异风壤,伊谷绝津梁。 崇芒郁嵯峨,鸿流浩茫洋。 缅想东都盛,旷野莽可伤。 故国乔木悴,高坟华黍荒。 不必雍门叹,吁嗟热中肠。 修名愧不立,蓬心互旁皇。 伫立万里客,关山鸿雁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晦朔:指月亮的盈亏,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
  • 轨辙:车轮的痕迹,这里指道路。
  • 三川:指黄河、洛河、伊河,这里泛指洛阳地区。
  • 眇默:遥远而模糊。
  • 嵚崟(qīn yín):高耸险峻的山岭。
  • 梁陈:指古代的梁国和陈国,这里泛指东方。
  • 伊谷:指伊水和谷水,这里泛指洛阳周边的水系。
  • 崇芒:高耸的山峰。
  • 嵯峨:山势高峻。
  • 鸿流:大水流。
  • 茫洋:广阔无边。
  • 东都:指洛阳,古代东方的都城。
  • 乔木:高大的树木,比喻故国的繁荣。
  • 华黍:茂盛的黍子,比喻故国的富饶。
  • 雍门:古代城门名,这里比喻故国的遗迹。
  • 蓬心:比喻心情纷乱。
  • 旁皇:彷徨,徘徊不定。

翻译

驱车前行,时间的流逝让我感到改变,踏上漫长的道路。我行至三川之地,日暮时分抵达洛阳。远行让我停下脚步,感慨星辰和霜雪。西望高耸险峻的山岭,东望古代梁陈的疆域。河朔地区的风土人情与伊谷的水系截然不同。高耸的山峰郁郁葱葱,大水流广阔无边。我怀念洛阳昔日的繁荣,旷野的景象令人伤感。故国的树木凋零,高坟上的黍子荒芜。不必为故国的遗迹叹息,心中的感慨已让我热泪盈眶。我愧疚自己未能建立功名,心情纷乱,徘徊不定。我伫立在万里之外,关山之上,鸿雁飞翔。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和内心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嵚崟岭”、“崇芒郁嵯峨”等,生动地描绘了洛阳周边的自然风光。同时,诗人通过对“故国乔木悴”、“高坟华黍荒”的描写,抒发了对故国衰落的哀伤。最后,诗人以“修名愧不立,蓬心互旁皇”表达了对自身未能建立功名的愧疚和内心的纷乱。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