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居山在光山西南四十里思大和尚智者大师得法之地寺创齐梁至唐宋皆为名刹苏长公尝避暑有读书台存焉
名山恨不幽,兹境石颇矸。
蓊郁山树层,似出翠微半。
我从淮汝来,簪绂愧羁绊。
岑崿经屡奇,莓苔迹多换。
磴绝零露滑,峰交裔云粲。
穹壁隐巉岩,细岫聚回乱。
披榛度石梁,架壑构云馆。
齐梁閟春秋,藤萝掩昏旦。
院鸽出香厨,池倏泛文澜。
物役绝将迎,心赏寄游玩。
真乐岂外奖,遣累自中晏。
性于智者同,宦比长公散。
即趣合神期,陵谷非所叹。
翛然得我生,微尚托星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净居山:位于光山西南四十里,是思大和尚和智者大师得法之地。
- 光山:地名,具体位置在今河南省。
- 思大和尚:古代高僧。
- 智者大师:古代高僧。
- 苏长公:指苏轼,宋代文学家。
- 蓊郁:形容草木茂盛。
- 翠微:指山色青翠。
- 簪绂:古代官员的服饰,这里指官职。
- 羁绊:束缚,限制。
- 岑崿:山峰。
- 莓苔:青苔。
- 磴绝:石阶险峻。
- 裔云:云边。
- 穹壁:高大的岩壁。
- 巉岩:险峻的岩石。
- 披榛:劈开荆棘。
- 石梁:石桥。
- 架壑:架在山谷之上。
- 云馆:云中的馆舍。
- 閟:闭藏。
- 春秋:指时间。
- 院鸽:寺院中的鸽子。
- 香厨:厨房。
- 池倏:池水突然。
- 文澜:波纹。
- 物役:被外物所役使。
- 心赏:内心的欣赏。
- 真乐:真正的快乐。
- 外奖:外在的奖励。
- 遣累:消除烦恼。
- 中晏:内心平静。
- 性:本性。
- 宦:做官。
- 长公:指苏轼。
- 即趣:即时的兴趣。
- 神期:神往的时期。
- 陵谷:山陵和河谷。
- 翛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 微尚:微小的志向。
- 星汉:银河。
翻译
净居山位于光山西南四十里,是思大和尚和智者大师得法的地方。寺庙创建于齐梁时期,到唐宋时期都是著名的寺庙。苏轼曾经在这里避暑,留下了读书台。
名山总是让人遗憾不够幽静,但这里的景色却颇为奇特。山树茂盛,仿佛从半山腰的青翠中生长出来。我从淮汝来到这里,感到官职的束缚让我惭愧。山峰经过多次奇遇,青苔的痕迹也多次变换。石阶险峻,露水滑落,山峰交错,云边灿烂。高大的岩壁隐藏着险峻的岩石,细小的山峰聚集在一起,回旋混乱。劈开荆棘,穿过石桥,架在山谷之上,构建云中的馆舍。齐梁时期的时间被闭藏,藤萝遮掩了日夜。寺院中的鸽子从厨房飞出,池水突然泛起波纹。被外物所役使的感觉消失了,内心的欣赏寄托在游玩上。真正的快乐不需要外在的奖励,消除烦恼自然内心平静。本性与智者相同,做官比苏轼还要自由。即时的兴趣与神往的时期相合,山陵和河谷的变化并不值得叹息。自由自在地找到了我的生活,微小的志向寄托在银河之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净居山的幽静与奇特,通过对山树、石阶、山峰、岩壁等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职束缚的厌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蓊郁山树层”、“磴绝零露滑”等,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