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临淮李公寄扈从诸诗辄和一篇

周南一滞梦游稀,闻道貂冠侍羽旂。 鲸吼昆池秋浪起,雁啼汾水白云飞。 千官上雍釐曾祝,万骑誇胡猎未归。 却是流黄明月在,夜深犹舞紫罗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保:古代官职名,这里指李公。
  • 临淮:地名,今江苏淮安。
  • 扈从:随从,侍从。
  • 貂冠:用貂皮制成的帽子,指高官。
  • 羽旂:装饰有羽毛的旗帜,古代军旗的一种。
  • 鲸吼:形容声音宏大,如鲸鱼吼叫。
  • 昆池:指昆明池,古代池名。
  • 汾水:河流名,流经山西。
  • 上雍:指上雍宫,古代宫殿名。
  • (xī):古代祭祀时的一种仪式。
  • 誇胡:指狩猎时夸耀武力。
  • 流黄:指黄色的丝绸。
  • 紫罗衣:紫色的丝绸衣服。

翻译

李公在临淮担任太保,寄来了随从皇帝的诗篇,我读后深感其意境,于是和了一篇。 在周南之地,我久未梦游,听说你戴着貂冠,侍奉在装饰着羽毛的旗帜旁。 昆明池边,秋浪涌起,仿佛鲸鱼在吼叫;汾水之上,雁群啼鸣,白云飘飞。 千官在上雍宫中曾为你祝祷,万骑在狩猎中夸耀武力,至今未归。 只有那黄色的丝绸和明亮的月光依旧,夜深人静时,你仍在舞动着紫色的罗衣。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公随从皇帝的场景,展现了宏大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意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鲸吼昆池”、“雁啼汾水”,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同时也隐喻了李公的威严和功绩。结尾处的“流黄明月”和“紫罗衣”则增添了一丝柔美和神秘,使得整首诗既庄重又富有诗意。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