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江门寻陈徵君隐居

萧晨戒征舻,薄戾江门涘。 仰瞻碧玉楼,言访白沙里。 白沙遁世人,蚤脱朱门屣。 玉署重徵君,金闺谢惇史。 归来掩衡扉,被褐聊隐几。 耕同石户农,道访襄城子。 抠衣已龂龂,入室方济济。 歌商出金石,奏雅中宫徵。 馀韵今百年,精庐有遗址。 宅犹诸葛存,台拟灵光岿。 藤留处士蓑,苔绝幽人履。 空言炳丹青,清风激顽鄙。 嗟予愧斯文,未免乡人耻。 饮河泳道馀,高山徒仰止。 茅茨空寂寞,弦歌恍盈耳。 依依郑公乡,千秋表南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晨:清晨。
  • 征舻:远行的船。
  • 薄戾:接近。
  • 江门涘:江门的岸边。
  • 碧玉楼:指陈徵君的居所。
  • 白沙里:指陈徵君隐居的地方。
  • 遁世人:隐居的人。
  • 蚤脱:早脱,指早早脱离。
  • 朱门屣:指官宦人家的生活。
  • 玉署:指朝廷的官署。
  • 重徵君:再次征召。
  • 金闺:指朝廷。
  • 谢惇史:辞去史官的职务。
  • 衡扉:简陋的门。
  • 被褐:穿着粗布衣服。
  • 隐几:靠着几案。
  • 石户农:指隐居的农夫。
  • 襄城子:指隐士。
  • 抠衣:整理衣裳。
  • 龂龂:争辩的样子。
  • 济济:众多的样子。
  • 歌商:指古代的乐歌。
  • 金石:指乐器。
  • 宫徵:指音乐的调式。
  • 馀韵:指音乐的余音。
  • 精庐:指隐居的居所。
  • 遗址:遗留下来的痕迹。
  • 诸葛:指诸葛亮。
  • 灵光:指古代的宫殿。
  • 岿:高大。
  • 处士蓑:指隐士的蓑衣。
  • 幽人履:指隐士的足迹。
  • 空言:指流传下来的言论。
  • 炳丹青:指光辉照耀。
  • 清风:指高洁的风范。
  • 顽鄙:指愚昧无知的人。
  • 嗟予:叹息我。
  • 斯文:指文化修养。
  • 乡人耻:指被乡里人耻笑。
  • 饮河:指隐居生活。
  • 泳道:指追求道德。
  • 高山:指高尚的品德。
  • 仰止:仰望。
  • 茅茨:指简陋的房屋。
  • 弦歌:指读书声。
  • 恍盈耳:仿佛在耳边。
  • 郑公乡:指郑玄的故乡。
  • 南纪:指南方的记载。

翻译

清晨我准备好了远行的船,接近江门的岸边。我仰望着碧玉楼,前往白沙里寻找陈徵君的隐居之地。白沙是一个隐居的人,早早脱离了官宦人家的生活。他曾被朝廷再次征召,但辞去了史官的职务。归来后,他关闭了简陋的门,穿着粗布衣服,靠着几案隐居。他与隐居的农夫一起耕作,拜访隐士。我整理衣裳,进入室内,看到众多的人。他演奏古代的乐歌,乐器发出金石之声,音乐中宫徵调式和谐。音乐的余音至今已有百年,隐居的居所留下了遗迹。宅邸依然存在,如同诸葛亮一样,台基高大,如同古代的宫殿。隐士的蓑衣和足迹留下了痕迹。流传下来的言论光辉照耀,高洁的风范激励着愚昧无知的人。叹息我自己的文化修养不足,未免被乡里人耻笑。隐居生活之余,追求道德,高尚的品德只能仰望。简陋的房屋空空荡荡,读书声仿佛在耳边。依依不舍地离开郑玄的故乡,千秋万代记载着南方的历史。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陈徵君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风范的敬仰。诗中通过对陈徵君隐居地的描绘,展现了隐居生活的简朴和高洁。诗人通过对古代乐歌和音乐的提及,表达了对文化修养的追求。最后,诗人通过对郑玄故乡的怀念,抒发了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