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吴叔承歙砚歌
竹西尺素使者还,锦囊什袭款我关。
忽割紫云落书几,已看青玉临屏山。
歙西龙尾深溪石,黼形縠理秋空碧。
曾是岚蒸露浥来,尚澄波荡星涵色。
记得铭题汴宋时,玉堂学士臣苏轼。
君今此砚罗纹光,拂拭犹似风字长。
泗滨浮磬讵俦辈,蓝田尺璧差等量。
青州红线铜雀瓦,吾家端岩羞雁行。
金昆得此视眉子,陶泓毛颖欢一堂。
故人清班扈丹陛,八千里外怀迢递。
磨铅谓可笺虫鱼,涴壁未能成篆隶。
何以报之永绸缪,茅斋四顾惟萝薜。
迂我已谢子墨卿,寄君欲写华严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尺素:古代书写用的长条形白绢。
- 锦囊:用锦制成的袋子,常用来装珍贵的物品。
- 什袭:重重包裹,表示珍重。
- 款:敲打,这里指送来。
- 紫云:比喻珍贵的砚台。
- 屏山:屏风上的山景。
- 歙西:歙县西部,歙县位于安徽省黄山市。
- 龙尾:砚台的一种,以其形状似龙尾而得名。
- 黼形縠理:砚台上的花纹,黼形指古代礼服上的花纹,縠理指绉纱的纹理。
- 岚蒸露浥:山间的雾气和露水。
- 汴宋:指北宋时期的汴京(今河南开封)。
- 玉堂学士:指苏轼,苏轼曾任翰林学士。
- 罗纹光:砚台上的纹理光泽。
- 泗滨浮磬:泗水边的石磬,比喻珍贵的石材。
- 蓝田尺璧:蓝田产的美玉,比喻珍贵。
- 青州红线:青州产的红丝砚。
- 铜雀瓦:铜雀台的瓦片,古代名砚之一。
- 端岩:端砚的石材。
- 羞雁行:羞于与雁行相比,表示自谦。
- 金昆:指吴叔承,诗中的“君”。
- 陶泓:砚台的别称。
- 毛颖:毛笔的别称。
- 清班:清贵的官职。
- 扈丹陛:随侍在皇帝身边。
- 磨铅:磨墨。
- 笺虫鱼:指书写。
- 涴壁:在墙上涂抹。
- 篆隶:篆书和隶书,古代的两种书体。
- 永绸缪:长久地缠绵。
- 萝薜:藤萝和薜荔,指隐居的环境。
- 子墨卿:指文房四宝。
- 华严偈:佛教《华严经》中的偈颂。
翻译
竹西的尺素使者归还,锦囊重重包裹送我关。 忽然割下紫云落在书桌上,已看到青玉般的砚台映在屏风上。 歙县西部的龙尾深溪石,砚台上的花纹如秋空碧。 曾是山间雾气和露水滋润,尚有波光荡漾星光色。 记得铭文题在汴宋时,玉堂学士苏轼所刻。 君今此砚罗纹光,拂拭犹似风字长。 泗滨浮磬岂能比,蓝田尺璧差等量。 青州红线铜雀瓦,吾家端岩羞雁行。 金昆得此视眉子,陶泓毛颖欢一堂。 故人清班扈丹陛,八千里外怀迢递。 磨铅谓可笺虫鱼,涴壁未能成篆隶。 何以报之永绸缪,茅斋四顾惟萝薜。 迂我已谢子墨卿,寄君欲写华严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收到友人吴叔承赠送的歙砚时的喜悦与感慨。诗中通过对砚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珍贵与美丽,如“紫云落书几”、“青玉临屏山”等句,形象生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如“何以报之永绸缪”、“茅斋四顾惟萝薜”等句,情感真挚。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文房雅物的珍视和对友情的珍重。
欧大任的其他作品
- 《 同张玄超陆华甫姚元白沈子高集邢太常伯羽宅邢六十初度且诞子诸君已有贺章因继此作 》 —— [ 明 ] 欧大任
- 《 题喻邦相容膝轩 》 —— [ 明 ] 欧大任
- 《 同家兄公毅泊舟青萝山下忆故从兄元龙四首 》 —— [ 明 ] 欧大任
- 《 赠胡仲子二首 》 —— [ 明 ] 欧大任
- 《 答马参军用昭金陵见寄 》 —— [ 明 ] 欧大任
- 《 白杲镇冒雪趋麻城寄袁履善 》 —— [ 明 ] 欧大任
- 《 发横浦驿大司寇刘公邀詹侍御王武昌移舟饯送留别三首 》 —— [ 明 ] 欧大任
- 《 题成勋部所藏尤求画十首 》 —— [ 明 ] 欧大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