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选部孟真请告还夷陵

何事张衡咏四愁,飞花春散凤皇楼。 暂辞起草诸郎直,谁共鸣驺六传游。 三峡云帆巴子月,一江风笛渚宫秋。 廷中最忆山公启,兰佩荷裳未可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选部:古代官署名,相当于后世的吏部。
  • 孟真:人名,诗中的刘孟真。
  • 请告:请假。
  • 夷陵:地名,今湖北省宜昌市。
  • 张衡:东汉时期的文学家、科学家,此处指其作品《四愁诗》。
  • 凤皇楼:古代宫中的楼阁名,此处泛指宫廷。
  • 起草:指起草公文或文章。
  • 诸郎:指在朝的年轻官员。
  • 鸣驺:指显贵出行,随从的骑卒吆喝开道。
  • 六传:指古代的六种传记体裁,如《左传》、《公羊传》等。
  • 三峡:长江三峡,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 巴子月:指巴地的月亮,巴地泛指今四川一带。
  • 风笛:风中的笛声。
  • 渚宫:春秋时期楚国的宫殿,此处泛指楚地。
  • 山公启:指山涛的启事,山涛是西晋时期的名士,曾任选部尚书。
  • 兰佩荷裳:指高洁的服饰,兰佩指佩带的兰花,荷裳指以荷叶为衣。

翻译

为何要像张衡那样咏叹四愁,春天的飞花已散落在凤皇楼。 暂时辞别起草公文的诸位郎官,谁来与我一同鸣驺六传游。 三峡之上,云帆点点,巴地的月亮高悬;一江之上,风笛声声,渚宫的秋意正浓。 朝廷中最令人怀念的是山公的启事,但高洁的兰佩荷裳终究无法久留。

赏析

这首作品是明代欧大任送别刘孟真请假归乡时所作。诗中通过引用张衡的《四愁诗》和山涛的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愁绪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诗中描绘的春景、三峡云帆、巴子月、风笛渚宫秋等意象,既展现了壮丽的自然风光,又寄托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结尾的“兰佩荷裳未可留”则透露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与无奈。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