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唐惟良谪两淮转运判官

省郎岂但可秋曹,散吏鱼盐未是劳。 此地董生曾去国,何年枚乘共观涛。 木樵沧海浮云迥,睥睨天风白雁高。 回首竹西今十载,为寻荒径剪蓬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省郎:指在中央政府任职的官员。
  • 秋曹:古代官署名,这里指司法部门。
  • 散吏:指地方官员。
  • 鱼盐:指沿海地区的生产活动,这里比喻地方官员的职责。
  • 董生:指董仲舒,西汉著名学者,曾因政治原因离开京城。
  • 去国:离开京城或国家。
  • 枚乘:西汉文学家,曾与司马相如等一起观涛。
  • 观涛:观赏波涛,这里指欣赏自然美景。
  • 木樵:指木制的船桨。
  • 沧海:大海。
  • (jiǒng):远。
  • 睥睨(pì nì):斜视,这里形容高远。
  • 天风:高处的风。
  • 白雁:白色的雁,常用来象征秋天的到来。
  • 竹西:地名,这里指扬州。
  • 蓬蒿:杂草。

翻译

在中央政府任职的官员岂止适合司法部门,地方官员的职责虽涉及鱼盐生产,但并非辛劳。这个地方曾有董仲舒因政治原因离开京城,何时能与枚乘一同欣赏波涛壮阔。木制的船桨在茫茫大海中划动,浮云显得遥远,高处的风中白雁飞得高远。回首扬州已过去十年,为了寻找荒废的小径,剪除杂草。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送别唐惟良赴两淮转运判官时所作。诗中通过对“省郎”与“散吏”职责的对比,表达了对唐惟良新职的肯定与祝福。同时,通过引用董仲舒和枚乘的典故,寄托了对唐惟良未来的期望。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壮阔的自然景象,以“木樵沧海”、“睥睨天风”等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结尾的“回首竹西”则带有怀旧之情,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