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梦过陈集生太史山庄求书痛饮读骚四大字起而纪之呈太史属和

草木皆秋色,离骚动美人。 梦魂何处得,翰墨故疑神。 谁与歌燕市,空知泣楚臣。 餔糟非众醉,吾亦任吾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史:古代官职,主要负责编纂史书,这里指陈集生,一位学者或官员。
  • 山庄:指陈集生的庄园或居所。
  • 痛饮读骚:痛快地饮酒并阅读《离骚》。《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达了他的政治理想和遭遇。
  • 翰墨:指书法或文学作品。
  • 燕市:指燕京(今北京)的市场,这里泛指繁华之地。
  • 楚臣:指屈原,他是楚国的忠臣,后因谗言被贬,投汨罗江自尽。
  • 餔糟:吃酒糟,比喻随波逐流,与“众醉”相对。

翻译

草木都染上了秋色,《离骚》感动了美人。 梦魂在何处得以安放,书法和文学作品令人怀疑其神妙。 谁能在繁华之地放歌,空自知晓屈原的悲泣。 吃酒糟并非随波逐流,我亦保持我的真性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离骚》的深切感受和对陈集生太史的敬仰。诗中“草木皆秋色”一句,以秋色喻示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而“离骚动美人”则突出了《离骚》的感人之处。后文通过对书法和文学的赞美,以及对屈原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真挚情感和高尚品格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体现了诗人对艺术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欧主遇

欧主遇,字嘉可,号壶公。顺德人。质敏博学,笃孝友。十赴秋闱不售,明熹宗天启七年(一六二七)中副榜,贡太学,祭酒孔贞运赏异之。主遇乐善好施,明桂王永历二年(一六四八)大饥,倡赈,存活数百家,人戴其德。居平,客来问,宇屦满户外。晚年荐秘书,以病辞免。优游林壑,绝迹公门。曾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诗社,为南园十二子之一。著有《自耕轩集》、《西游草》、《北游草》及《醉吟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