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邹谒孟庙

罗罗松桧色,夫子踞长春。 封地仍邾旧,流风与鲁邻。 道闲忧复作,机断报如新。 四十来游者,依然愿学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罗罗:形容松桧茂密的样子。
  • 夫子:指孟子。
  • 踞长春:比喻孟子的思想永远流传。
  • 封地仍邾旧:指孟子的故乡仍在邾国旧地。邾,古代国名,孟子的故乡。
  • 流风与鲁邻:指孟子的思想影响与鲁国相近。鲁,古代国名,孔子故乡,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 道闲忧复作:指孟子的思想在闲暇时仍能引发人们的深思。
  • 机断报如新:指孟子的言论和判断依然新鲜、有启发性。
  • 四十来游者:指诗人自己四十岁时来游。
  • 愿学身:指诗人愿意学习孟子的思想。

翻译

松桧茂密,夫子(孟子)的思想永远流传。 封地仍是邾国旧地,思想影响与鲁国相近。 孟子的思想在闲暇时仍能引发人们的深思,他的言论和判断依然新鲜、有启发性。 四十岁的我来游历,依然怀着学习孟子思想的心愿。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孟子思想的敬仰和对儒家文化的追求。诗中通过“罗罗松桧色”和“夫子踞长春”等意象,描绘了孟庙的庄严与孟子思想的永恒。后文提及“封地仍邾旧”和“流风与鲁邻”,强调了孟子思想的地域渊源和文化影响。结尾“四十来游者,依然愿学身”,体现了诗人对孟子思想的持续学习和追求。整体上,诗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

欧主遇

欧主遇,字嘉可,号壶公。顺德人。质敏博学,笃孝友。十赴秋闱不售,明熹宗天启七年(一六二七)中副榜,贡太学,祭酒孔贞运赏异之。主遇乐善好施,明桂王永历二年(一六四八)大饥,倡赈,存活数百家,人戴其德。居平,客来问,宇屦满户外。晚年荐秘书,以病辞免。优游林壑,绝迹公门。曾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诗社,为南园十二子之一。著有《自耕轩集》、《西游草》、《北游草》及《醉吟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