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区启图入都

君不见宣王北伐振周室,自将王旅命师律。卿士虎臣佐中兴,文兼武事惟尹吉。 又不见邺侯谒帝灵武时,衣袍紫白动相随。收复两京有长策,天下无寇早为期。 我皇圣武雒阳起,缵绪金陵咏丰芑。愿得熊罴不二心,言驾六飞西北指。 君家簪笏旧盈门,君为二邑利盘根。欲成国史传先业,欲请长缨灭祲氛。 据鞍矍铄谁为右,报国世恩恩复厚。击楫中流先着鞭,誓吉同仇吾敢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宣王北伐:指周宣王时期北伐玁狁,振兴周室。
  • 自将王旅:指亲自率领军队。
  • 师律:军队的纪律。
  • 卿士虎臣:指朝廷中的大臣和勇猛的将领。
  • 尹吉:指尹吉甫,周宣王时期的大臣,以文武兼备著称。
  • 邺侯:指唐代李泌,封邺侯,曾在灵武谒见唐肃宗。
  • 灵武:地名,今宁夏灵武。
  • 衣袍紫白:指官员的服饰,紫色和白色是高官的象征。
  • 收复两京:指收复长安和洛阳。
  • 长策:长远的策略。
  • 我皇圣武:指明代的皇帝,这里可能是指明成祖朱棣。
  • 雒阳:即洛阳。
  • 缵绪:继承前人的事业。
  • 金陵:今南京,明代都城。
  • 丰芑:指丰收的景象。
  • 熊罴不二心:比喻忠诚不二。
  • 六飞:指皇帝的车驾。
  • 簪笏:指官员的冠饰和笏板,代指官员。
  • 二邑:指两个城市。
  • 国史:指国家的历史记载。
  • 长缨:指长绳,比喻武力。
  • 祲氛:指不祥的气氛,比喻敌寇。
  • 据鞍矍铄:形容老当益壮。
  • 击楫中流:比喻决心坚定。
  • 誓吉同仇:指共同发誓报仇。

翻译

你没看见周宣王北伐振兴周室,亲自率领军队,命令军队遵守纪律。朝廷中的大臣和勇猛的将领辅佐中兴,文武兼备的尹吉甫就是其中之一。你也没看见邺侯李泌在灵武谒见唐肃宗时,官员们穿着紫色和白色的服饰随行。他收复长安和洛阳有长远的策略,天下无寇的日子早已预见。我们的皇帝在洛阳兴起,继承前人的事业,在金陵歌颂丰收的景象。我们希望忠诚不二,愿意跟随皇帝的车驾向西北进发。你家族的官员传统充满门庭,你在两个城市中处理事务,稳固如盘根。你想要完成国家的历史记载,传承先人的业绩,想要请缨消灭敌寇。你老当益壮,谁能在你右边,报国之恩深厚。你决心坚定,率先击楫中流,共同发誓报仇,我怎敢落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和当前的形势,表达了对区启图的赞美和期望。诗中引用了周宣王和李泌的典故,强调了忠诚、勇敢和智慧的重要性。诗人对区启图的家族背景和个人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他为国家作出贡献。整首诗气势磅礴,语言雄浑,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与热爱。

欧主遇

欧主遇,字嘉可,号壶公。顺德人。质敏博学,笃孝友。十赴秋闱不售,明熹宗天启七年(一六二七)中副榜,贡太学,祭酒孔贞运赏异之。主遇乐善好施,明桂王永历二年(一六四八)大饥,倡赈,存活数百家,人戴其德。居平,客来问,宇屦满户外。晚年荐秘书,以病辞免。优游林壑,绝迹公门。曾与陈子壮、黎遂球等复修南园诗社,为南园十二子之一。著有《自耕轩集》、《西游草》、《北游草》及《醉吟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