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南园五先生

中原文物回天地,洛社风流自古今。 遥忆南园五星聚,漫誇东晋七贤林。 阿谁大雅追唐律,遮莫希音有越吟。 此日浮邱论往事,尊前何必叹升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文物:指文化的成就、遗存在社会上的礼乐典章制度。读音:wén wù
  • 洛社:宋欧阳修等在洛阳时组织的诗社,这里借指文人雅士集会的地方。
  • 遥忆:悠远地回忆。
  • 漫誇:随意地夸赞。
  • 阿谁:疑问代词,犹言谁,何人。
  • 遮莫:尽管,任凭。
  • 希音:奇妙的声音。
  • 越吟:越国庄舄在楚国任职,爵至执珪,虽富贵,不忘故国,病中吟越歌以寄乡思。后因以喻思乡之歌或怀乡之情。读音:yuè yín
  • 浮邱:浮丘公,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此处指游乐之境。

翻译

中原的文化成就震撼天地,文人雅士集会的风流韵事从古代延续到今天。 悠远地回忆起南园五位先生如五星相聚,随意夸赞东晋的七贤如同树林般众多。 不知是谁能够高雅地追及唐律的风范,任凭奇妙的声音中有思乡的吟唱。 在这一天于游乐之地谈论往事,在酒杯前何必感叹人生的升降沉浮。

赏析

这首诗以歌颂中原文化和南园五先生为主题,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文人风流的敬仰。首联强调中原文化的伟大和影响力,以及文人雅士集会的传统源远流长。颔联通过回忆南园五先生的相聚和对东晋七贤的夸赞,进一步凸显了文人的风采和文化的繁荣。颈联探讨了文人的艺术追求和情感表达,既有对高雅艺术的追求,也有对思乡之情的描绘。尾联则在游乐之地谈论往事时,传达出一种对人生升降沉浮的豁达态度。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优美,体现了作者对文化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刘介龄

刘介龄,字少修,别号鹤台。南海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一五五九)进士。授长兴令,历官至苏州府同知,寻迁荆州府长史。归后灌园赋诗,恰然自得,所为诗文自成一家。明郭棐撰《粤大记》卷二○、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九、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等有传。 ► 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