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宿薇省别馆寄白沙陈先生

· 苏葵
紫薇西畔井梧风,枕簟凉生永夜中。 梦里每誇仙鹤健,觉来偏怪隙驹匆。 栖迟有道鹪鹩足,翘陆无心腰袅庸。 天路与谁曾尺寸,老抟山色合分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薇省:唐宋时中书省的别称,这里借指官员办公的地方。(薇 wēi)
  • :竹席。(簟 diàn)
  • :同“夸”,夸赞。
  • 仙鹤:传说中仙人骑乘和饲养的鹤,这里借指美好的事物或理想。
  • :睡醒。
  • 隙驹:比喻时光像骏马越过细缝那样迅速消逝。(驹 jū)
  • 栖迟:游息,居住。
  • 鹪鹩:一种小鸟,常用来比喻弱小者或易于满足的人。(鹪 jiāo 鹩 liáo)
  • 翘陆:举足跳跃。
  • 腰袅:骏马名。

翻译

在紫薇花西边的地方,秋风吹着井边的梧桐,在这漫漫长夜里,枕席上生出阵阵凉意。梦中常常夸赞仙鹤的矫健,醒来却偏偏埋怨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安于现状,像鹪鹩那样懂得知足便已足够,没有心思像骏马那样举足跳跃追求功名利禄。这通天的道路又有谁曾真正走通过呢,我这老头子就与这山色相伴,也算是一种应得的归宿吧。

赏析

这首诗以秋夜的景象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匆匆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的前两句通过描写秋夜的凉风和凉席,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下来,诗人在梦中夸赞仙鹤的矫健,而醒来后却意识到时光的短暂,这种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提到的“栖迟有道鹪鹩足”,体现了诗人对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的认同,而“翘陆无心腰袅庸”则表明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薄。最后两句,诗人对人生的道路进行了思考,认为通天之路并非易事,自己甘愿与山色为伴,体现了一种豁达和超脱的心境。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