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词

· 苏仲
妾本名家女,生长不出门。 严慈有训诫,讽诵常书绅。 坤道本巽顺,女德在守身。 习成礼义性,自觉芝兰薰。 年当十四五,偶值数厄屯。 有斧柯不伐,有媒不成亲。 自甘不偶分,宁为摽梅嗔。 深闺弄针线,绣出鸳鸯裙。 开奁对妆镜,髻抹巫山云。 悠悠过白日,堂堂背青春。 馀龄四十外,黄气眉头新。 蛛丝知有喜,鳷鹊能通神。 结缡遂夙愿,一朝嫁良人。 相看各妩媚,和气成氤氲。 鹤鸣而子和,恩义鱼水敦。 纫兰已成佩,制锦将为纹。 岂知人心异,背面楚与秦。 旧人渐失爱,新者转殷勤。 冬裘切肌骨,秋扇生埃尘。 我不为参商,胡为各升沈。 我不为草木,胡为异兰芬。 我但知有天,胡天不我闻。 耳目各有别,视听良非真。 谓深非瀚海,谓高非昆崙。 钟鼎无铢两,一羽成千钧。 蛙鸣等鼓吹,蝉噪愈箫笙。 纸窗粉难白,茜裙染不殷。 辨冰不作水,未必知寒温。 语雾良非烟,气类实有分。 差之忽毫釐,缪以千里云。 愿夫回此心,更期推至仁。 妾心本无薄,妾貌光燐燐。 眉宇自神彩,岂效西施颦。 嗟哉甘落寞,异室隔朝昏。 残灯对长夜,寒瓢守孤贫。 病驱不举首,孤鹤长惊魂。 长门有遗恨,空托相如文。 班姬寄心迹,作赋聊自陈。 妾身芥可比,妾命毛可伦。 敢望黄金室,为我烹羔豚。 敢冀白玉堂,为我开芳尊。 时兮不我住,日月如飞轮。 我命终不良,我生胡不辰。 但祈垂旧念,无俾竟沈沦。 得如狗马愿,伏枥羁残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qiè):古代女子的谦称。
  • 训诫:教导和告诫。
  • 讽诵:朗读,诵读。
  • 书绅: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后亦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
  • 坤道:谓大地的属性。
  • 巽顺:卑顺,顺从。
  • 芝兰:比喻德操之美。
  • :香草,引申为美德的感化。
  • 厄屯:艰难困苦。
  • 不偶:不遇,不合。
  • 摽梅:指未能及时嫁出去的女子。
  • 黄气:此处可能指面容的变化。
  • 蛛丝:民间传说中认为蜘蛛丝出现是喜事的征兆。
  • 鳷鹊(zhī què):传说中的神鸟,能报喜。
  • (lí):古代妇女出嫁时所系的佩巾。
  • 氤氲(yīn yūn):形容烟或云气浓郁。
  • 鹤鸣而子和:比喻夫妻和谐。
  • 纫兰:以兰草为佩饰,比喻品德高洁。
  • 参商:参星和商星,二者此出彼没,永不相见,比喻双方隔绝。
  • 澜芬:芳香。
  • 瀚海:原意是海,这里指广阔。
  • 昆崙:昆仑山,这里指高大。
  • 铢两:比喻微小之物。
  • 燐燐(lín lín):形容目光明亮。
  • (pín):皱眉。

翻译

我本是名门之女,生长在深闺之中足不出户。严父慈母有教导和告诫,我把这些话常记心中。女子应当柔顺,女子的品德在于守身。我养成了礼义的品性,自觉品德如芝兰般美好。 在十四五岁时,偶然遭遇了一些艰难困苦。有可以砍伐的树木却未被砍伐,有媒人来说亲却未能成亲。我甘愿接受不合时宜的命运,宁愿做未嫁的女子也不抱怨。在深闺中做针线活,绣出了鸳鸯裙。打开妆奁对着镜子,梳理如巫山云般的发髻。悠悠然地度过白日,光明正大地告别青春。 到了四十多岁,眉头有了新的变化。看到蛛丝就知道有喜事,鳷鹊能通神灵。终于达成了长久以来的心愿,有一天嫁给了良人。相互看着都很妩媚,和气浓郁。夫妻和谐,恩义如鱼水般深厚。佩戴着兰草制成的佩饰,将织好的锦缎做成纹饰。 怎知人心易变,夫妻之间如同楚国和秦国般对立。旧人渐渐失去宠爱,新人转而受到殷勤相待。冬天的皮裘贴着肌肤,却感觉寒冷,秋天的扇子被弃置一旁,沾满灰尘。我和你并非如同参星和商星般隔绝,为何命运却各自沉浮。我并非草木,为何香味却不同。我只知道有上天,为何上天听不到我的声音。 耳朵和眼睛各有不同,所听所见未必是真实的。说深并非像瀚海那样深,说高并非像昆仑山那样高。钟鼎没有微小的差别,一根羽毛也能重达千钧。蛙鸣如同鼓吹,蝉噪胜过箫笙。纸窗上的粉难以变白,茜草染的裙子颜色不鲜艳。分辨冰不是水,未必能知道寒冷与温暖。说雾不是烟,气息种类实际上是有分别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希望丈夫回心转意,更期望他能推行至仁之道。我的心本来并不浅薄,我的容貌光彩照人。眉毛和眼睛自然有神采,怎会效仿西施皱眉。可叹我甘愿落寞,在不同的房间里早晚相隔。残灯对着长夜,寒瓢守着孤贫。因病而抬不起头,孤独的鹤常常受惊。如同长门宫的陈阿娇有遗恨,空托司马相如写文章。班婕妤寄托自己的心情,作赋来自我陈述。 我的身体如同小草般微小,我的命运如毛发般轻微。怎敢期望住进黄金屋,为我烹制羊羔和猪肉。怎敢期望进入白玉堂,为我打开美酒。时间不停留,日月如飞轮般转动。我的命运终究不好,我出生的时辰不对。只祈求你能念及旧情,不要让我最终沉沦。能够如狗马般的愿望,愿在马槽中度过残余的生命。

赏析

这首《闺词》以女子的口吻,叙述了她的一生遭遇和内心的感慨。诗中女子出身名门,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修养。然而,她在青春年华时遭遇了诸多不顺,直到四十多岁才得以出嫁。婚后本应幸福美满,却不料丈夫变心,使她陷入痛苦和孤独之中。

诗中通过对女子生活细节和内心感受的描写,如“深闺弄针线,绣出鸳鸯裙”“开奁对妆镜,髻抹巫山云”等,展现了她对美好爱情和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岂知人心异,背面楚与秦”“冬裘切肌骨,秋扇生埃尘”等诗句,深刻地表达了她在遭受丈夫冷落时的悲愤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生动地刻画了一个被命运捉弄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不幸命运和对爱情的渴望。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人性、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苏仲

苏仲,任广西象州知州。九年,退居归田。十四年,卒于家。有《古愚集》,诗三卷,文一卷。清康熙《顺德县志》卷七有传。其来孙天琦又有《奉直大夫象州知州前户部主事古愚公传》,见《古愚集》卷首。苏仲诗,以清光绪七年(一八八一)顺德苏仲德堂藏板重刻本《古愚集》为底本。 ► 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