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节卷

吴门仰氏妇,念八亡其夫。 殒身欲同竁,奈此双孤雏。 忍死营葬祭,鬻珥供衣襦。 儿长就外传,丸胆教诗书。 女大学织纴,机杼忘勤劬。 儿也念同气,省兄上皇都。 抱疾卒旅邸,函榇归故庐。 天不悯孤茕,重罹此毒痡。 悲号竟谁诉,泪眼泣已枯。 赖有犹子妇,爱敬如亲姑。 奉养备滫瀡,定省勤朝晡。 嗣孙亦诚孝,寒燠问起居。 康宁颇自慰,贞操终不渝。 圣朝重节义,旌诏来天衢。 郡城屹华扁,光彩生门闾。 共姜迹可继,千载扬芳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吳門:指苏州或苏州一带,为古时吴国的地域。
  • 仰氏妇:姓仰的妇女。
  • 念八:二十八岁。
  • 竁(cuì):墓穴。
  • 孤雏:幼弱的孤儿。
  • 忍死:忍受着悲痛。
  • 营葬祭:操办丧葬和祭祀之事。
  • 鬻(yù)珥:卖掉耳环。
  • 衣襦(rú):衣服。
  • 外传:到外面的学校学习。
  • 丸胆:形容用心教导,如用熊胆做成丸药来治病一样。
  • 织纴(rèn):纺织。
  • 机杼(zhù):织布机。
  • 勤劬(qú):辛勤劳苦。
  • 同气:指兄弟。
  • 省兄:探望兄长。
  • 皇都:京城。
  • 旅邸:旅馆。
  • 函榇(chèn):装着棺材。
  • 孤茕(qióng):孤独无依。
  • 毒痡(pū):痛苦、灾难。
  • 滫瀡(xiǔ suǐ):指做饭菜等奉养长辈。
  • 定省:子女早晚向亲长问安。
  • 朝晡(bū):指早晨和傍晚的请安问候。
  • 嗣孙:子孙后代。
  • 暖燠(yù):冷暖。

翻译

苏州有个姓仰的妇女,二十八岁时她的丈夫去世了。她本想殉情一同葬在墓穴中,但无奈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她强忍悲痛操办丈夫的葬礼和祭祀,卖掉耳环来供孩子们穿衣。儿子长大后到外面的学校学习,她用心教导他读书写字。女儿长大后学习纺织,织布机前辛勤劳作不知疲倦。儿子念及兄弟之情,到京城去探望兄长,却不幸在旅馆中患病去世,装着棺材被送回了故乡。上天不怜悯这孤独无依的人,让她再次遭受这样的痛苦灾难。她悲痛号哭却无人可诉,眼泪哭干了。幸好有侄子的媳妇,像对待亲姑姑一样敬爱她,奉养她,为她准备饭菜,早晚向她请安问候。子孙后代也很孝顺,关心她的冷暖起居。她感到些许安慰,始终坚守着贞节操守。圣朝重视节义,下达诏书进行表彰。郡城立起华丽的匾额,为她的家门增添光彩。她的事迹可以与共姜相媲美,千年来传扬着美好的声誉。

赏析

这首诗讲述了仰氏妇的悲惨遭遇和她坚韧不拔的品德。诗中描绘了她在丈夫去世后,肩负起抚养孩子的重任,面对重重困难,依然坚守贞节,教育子女,最终得到了朝廷的表彰。诗中通过对仰氏妇的种种行为的描述,展现了她的坚强、勤劳、慈爱和贞节,表达了对她的赞美和敬意。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节义的重视。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罗亨信

明广东东莞人,字用实,号乐素。永乐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正统五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大同,擢右副都御史。土木之变时,誓诸将死守宣府,人心始定。也先挟英宗至,不纳。据要冲孤城,外御强敌,内屏京师。景帝即位,进左副都御史,寻致仕归,卒于家。有《觉非集》。 ► 29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