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源公游西樵卜隐

云中鸡犬似仙邻,欲扫何峰可避尘。 谷口片霞窥过客,松间微月照幽人。 竹香晚食寻烧笋,花落行单羡积茵。 想得到时衣履湿,满山红雨杜鹃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鸡犬:在这里指的是住户家中的鸡和狗,比喻仙界的生活环境。
  • :世俗的纷扰、烦恼。(注音:chén)
  • :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偷看。(注音:kuī)
  • 幽人:指幽居之士,隐士。(注音:yōu rén)
  • 晚食:指晚餐。
  • 行单:应为“行箪”,指竹轿,一种简陋的乘具。
  • 积茵:积聚的茵褥,形容落花堆积如茵。
  • 红雨:指落花。

翻译

在云间居住的人家,鸡犬之声相闻,好似与仙人做邻居,想要寻找哪座山峰可以躲避世俗的纷扰呢。 谷口那一片晚霞,悄悄窥视着过往的行人,松间那微微的月光,照着隐居的人。 傍晚吃晚餐时寻找烧竹笋,能闻到竹子的清香,看到有人乘坐简陋的竹轿,羡慕那落花堆积如茵。 可以想象到那时衣服和鞋子会被打湿,满山的落花如红雨,杜鹃在春天里绽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西樵山的幽静与美丽,以及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的首联通过“云中鸡犬似仙邻”描绘出一个宛如仙境的地方,同时表达了对避世之所的探寻。颔联“谷口片霞窥过客,松间微月照幽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谷口的晚霞和松间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颈联“竹香晚食寻烧笋,花落行单羡积茵”则从嗅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山中的美食和美景,表现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尾联“想得到时衣履湿,满山红雨杜鹃春”以想象的画面结尾,满山的落花和盛开的杜鹃,给人以美的感受,同时也暗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清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释古卷

古卷,字破尘。从化人。俗姓邓,原名璁。诸生。明桂王永历三年(一六四九)从天然禅师剃落,随入雷峰。因求道过苦,遂以病蜕。事见清徐作霖、黄蠡《海云禅藻集》卷二。 ► 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