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叔温赴淮安幕
注释
- 三山: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这里借指某个地方。
- 颧(quán):眼睛下边两腮上面突出的颜面骨。
- 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 振佩:古代达官贵人出行时,腰带上佩挂的玉器碰撞发出声响,这里指行动举止。
- 乌府:古代指御史府。
- 萍梗:浮萍断梗,比喻漂泊不定。
- 时清:时局清平。
- 事简:事务简单。
- 霾(mái):本义指风夹着尘土,这里指江湖上的混乱、不安定。
- 纡(yū):弯曲,这里指心里愁闷。
- 佳丽地:指风景秀美、人物荟萃的地方。
- 龙虎:形容非凡的气象,也可指杰出的人物。
- 载瞻:仰望。
- 天子气:旧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
- 戋戋(jiān jiān):少,细微。
- 束帛: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礼物。
- 贲(bì):装饰,文饰。
- 丘园:指隐居的地方或乡村。
- 济济:众多的样子。
- 衣冠:指古代士以上戴冠,这里代称缙绅、士大夫。
- 鳞萃:像鱼鳞一样密集地聚集。
- 东华:宫城东门名。
- 邂逅(xiè hòu):不期而遇。
- 萧骚:形容头发稀疏。
- 骢马:青白色的马,这里指官员的坐骑。
- 畴曩(chóu nǎng):往日;过去。
- 养养:忧愁不安的样子。
- 秋霖:秋天连绵不停的雨。
- 盍簪(hé zān):指朋友相聚。
- 噱(jué):大笑。
- 髑髅(dú lóu):死人的头骨。
- 土花:苔藓。
翻译
最初我在三山之地认识了你,你面容如白玉,两颊泛红颧。天刚亮时你整饰衣冠进入御史府,行人指点说你如同人中仙人。我这身躯如浮萍断梗般漂泊流转,在淮水东西两边多次与你相见。当时时局清平事务简单,没有什么可忧愁的,我们尽情饮酒作诗,欢快宴饮。
自从江湖上烟雾弥漫,混乱不安,将军也无法再像以前那样纵横驰骋。春天的黄莺和秋天的明月都显得寂寞,书信断绝让人心烦愁闷。如今这古往今来的江南佳丽之地,非凡气象让人仰望天子之气。微薄的礼物装饰着乡村,众多的士大夫像鱼鳞一样密集地聚集。
在宫城东门偶然相遇,我这稀疏短发的人惊讶地发现自己已变成老翁。依旧穿着青衫陪着青白色的马,在风雨中徒步追赶着众人。相互交往时更说起过去游玩的美好,过去游玩的地方长满了芳草。沈约楼前杜宇鸟啼叫,西施陂上的芙蓉花已老去。
京城的官酿美酒每斗价值四千钱,想要尽情欢交哪里有那么多青铜钱呢?多次闻着落花一同大笑,放声高歌《白石》,仰望青天。朋友相聚正高兴能安慰过去的时光,分别之时又怎能不增添忧愁呢?寒冷的潮水浩荡如秋天连绵的雨,树叶凋零,江水空流,不知该去往何处。
红莲绿幕依靠着官署,说着要击桨前往山阳。你的才能有用处但仍需小试,像干将剑一样经过百炼需要妥善收藏。多年的战争如今停息了,死人的头骨模糊,苔藓碧绿。韩信和祖逖如今在哪里呢?只看见长长的淮河上落日摇晃。
世间的路途反复如同浮云,人生的聚散离合又怎能说得清呢?皇帝的盛德如同华美的功勋,怎会让杰出的人始终埋没于平凡之中。
赏析
这首诗以回忆与友人的相识开篇,描绘了友人的风采和他们曾经的快乐时光,以及当时的清平景象。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江湖变得混乱,他们的联系也受到了影响,流露出一种忧愁和无奈。诗中通过对江南美景、人物荟萃的描写,展现了时代的风貌。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聚散离合的感慨和对友人才能的肯定,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萍梗”“春莺秋月”“沈约楼”“西施陂”“韩信祖逖”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文化内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