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都宪登庸次第卷十首泮水春融

· 苏葵
曾参两造解冤围,笑杀秦人有赭衣。 白日青天无点翳,柏台不是释之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两造:指诉讼的双方,原告和被告。(“造”读作“zào”)
  • 冤围:冤屈的围困。
  • 赭衣:古代囚犯穿的赤褐色的衣服,这里借指囚犯。(“赭”读作“zhě”)
  • 白日青天:指大白天,也比喻明显的事情或高洁的品德。
  • 点翳:一点遮蔽,指瑕疵、污点。
  • 柏台:御史台的别称,汉代御史府中列植柏树,常有野鸟数千栖宿其上,后因以柏台称御史台。

翻译

曾参能够化解诉讼双方的冤屈围困,嘲笑秦人囚犯穿着赭衣(的样子)。青天白日没有一点遮蔽(无比清明),御史台如果不是像释之那样的人在,还能是谁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扬曾参解冤的能力,以及对白日青天无点翳的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公正和清明的向往。诗中以曾参和御史作为公正的象征,强调了正义的力量和价值。最后一句将御史台与像释之那样公正的人联系起来,进一步突出了对公正执法者的期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鲜明,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和对美好世道的期盼。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