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即事

· 苏葵
春风岁岁少城隈,人物消沈若浪摧。 花鸟未忘词赋客,江山曾识伯王才。 三更井鬼星辰现,五月岷峨雪水来。 惆怅卧龙招不起,雨声空过读书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少城隈(wēi):指成都少城的角落。少城,古代成都的一部分。
  • 消沈:同“消沉”,指消逝,没落。
  • 伯王才:具有非凡才能,能够称霸称王的人才。
  • 井鬼:星宿名,南方朱雀七宿中的井宿和鬼宿。
  • 岷峨(mín é):岷山和峨眉山,这里泛指蜀地的高山。

翻译

每年春风都会吹拂到少城的角落,然而人物却渐渐消沉,如同被浪涛摧折。花鸟未曾忘记擅长写词赋的人,这片江山也曾见识过具有霸才的人。三更时分,井鬼星宿在天空显现,五月时,岷山和峨眉山的雪水奔涌而来。令人惆怅的是,像卧龙一样的杰出人才无法被召唤醒来,读书台上空有雨声回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成都的景象以及诗人对人才消逝的感慨。诗的首联通过春风与人物消沉的对比,表达出对时光流逝和人才没落的叹息。颔联则强调了花鸟和江山对过往人才的记忆,进一步烘托出今昔的反差。颈联描写了自然景象,井鬼星辰的显现和雪水的到来,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宏伟的氛围。尾联以卧龙(指杰出人才)无法被唤起,雨声空过读书台为结尾,抒发了诗人对人才匮乏的惆怅之情。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通过对成都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才命运的思考。

苏葵

明广东顺德人,字伯诚。成化二十三年进士。弘治中以翰林编修升江西提学佥事。性耿介,不谄附权贵。为太监董让陷害,理官欲加之刑。诸生百人拥入扶葵去,事竟得雪。在任增修白鹿书院。官至福建布政使。有《吹剑集》。 ► 6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