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渝水:古水名。
- 蒙山:山名。
- 墟(xū):原来许多人家聚居而现在已经荒废了的地方。
- 彩衣:这里指穿着彩色衣服的子女,是孝顺的象征。
- 庭除:庭院。
- 拥传:谓出使。古代官府的符信,或为使者信物,或为传车的封缄。
- 旄(máo)节:古代使臣所持的符节,用牦牛尾装饰。
- 朔雪:北方的雪。
- 简书:古代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亦指一般文牍。
- 三吴:指代江南地区。
- 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如三公、大将军、将军等)成立府署,选置僚属。
- 戎檄(xí):军事文书,这里指战事。
翻译
在渝水蒙山的废墟之上居住,计算着日子穿着彩衣准备拜谒庭院。 寒星闪烁,使者拿着符节催促前行,北方的雪催促着赶路,是为了奉行文书的命令。 城池隐藏在三吴这开设府署的地方,战争结束后,千艘战船闲置。 在海邦稳稳地镇守,没有战事的文书传来,圣明的时代如大海的波涛已经平静安宁。
赏析
这首诗是严嵩为送宪副敖君贵前往苏州整备军事,顺便回乡省亲而作。诗的首联描绘了敖君贵即将归家的情景,表现出他的孝顺。颔联通过“寒星”“朔雪”的描写,烘托出行程的紧迫和使命的重要。颈联描述了苏州的战略地位以及战争结束后的状况。尾联则强调了海邦的安宁,表达了对圣明时代的赞美。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简练,既表现了军事行动的严肃,又展现了对和平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