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中书:古代官职,中书令的省称。
-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在这首诗里可理解为学生、门生。
- 岱宗:泰山的别称。
- 龙马:这里比喻人的精神健旺。
- 衢室:相传唐尧征询民意的处所。后以指广开言路的圣主。
- 偃:停止,停息。
- 渭滨:渭水之滨,传说周文王遇吕尚于此。后以“渭滨”指太公望吕尚。这里借指谢公。
- 斝(jiǎ):古代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
翻译
再次进入中书任职的日子,门生们得以再次亲近您。 您的气概如泰山般雄伟,精神如龙马般健旺。 正高兴地谋划着广开言路,却很快听闻您退隐到渭水之滨。 高山被岩壁所限制,这祝寿的酒器又该如何摆放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严嵩写给少傅木斋谢公的祝寿诗。诗的首联写谢公再次进入中书,门生们得以亲近他,表现出对谢公的敬重。颔联通过“岱宗瞻气象,龙马羡精神”,以泰山的雄伟气象和龙马的精神来形容谢公的气概和精神状态,生动地展现了谢公的非凡魅力。颈联中“正喜谋衢室,旋闻偃渭滨”,情绪上产生转折,刚刚还在为谢公能广开言路而高兴,却突然听闻他退隐,表达了一种遗憾和惋惜之情。尾联“高楼限岩壁,寿斝若为陈”,以高山被岩壁所限来比喻谢公的退隐,同时也表达了对如何为谢公祝寿的困惑,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遗憾的情绪。整首诗情感起伏,通过对谢公的描写和对其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