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宾兴:亦作“宾兴”,周代举贤之法,谓乡大夫自乡小学荐举贤能而宾礼之,以升入国学。后科举时代指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亦泛指科举考试。(“兴”读音:xīng)
- 庠(xiáng):古代称学校。
- 九重:指宫禁,朝廷。
- 雨露:比喻恩泽。
- 沐:蒙受。
- 恩光:犹恩泽。
- 赞:辅佐,帮助。
- 容台:行礼之台,指礼部。
- 政:政事。
- 粉署:本指尚书省,这里借指官署。
- 郎:官员的统称。
- 盛世:繁荣昌盛的时代。
- 期:期望,盼望。
- 永显:长久显扬。
- 壮龄:壮年。
- 沦没:去世,死亡。
- 重(chóng):更加。
- 堪伤:令人悲痛。
- 孤儿:指石员外的子女。
- 扶衬:扶持,照应。
翻译
早年参加科举考试进入了官办学校,受到朝廷的恩泽,如沐浴在九重雨露之中。 几年来曾辅助处理礼部的政事,如今刚升到五品官职,成为官署中的一员。 在这个盛世,本期望功名能够长久显扬,然而正值壮年却去世了,这更加令人悲痛。 他的孤儿在他人的扶持下前往别处,泪洒在西风中,悲痛欲绝,肝肠寸断。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悼念石员外的作品。诗的首联回忆了石员外早年的科举经历和受到的朝廷恩宠,表现出他的出众才华和光明前途。颔联描述了他在仕途上的成就,担任过重要的职务。颈联则转折,表达了对石员外壮年离世的悲痛和惋惜,认为他本应在盛世中有更大的作为,却不幸早逝,这种反差更加深了悲剧色彩。尾联通过描写石员外的孤儿在他人扶持下离去的情景,以及他们的悲痛之情,进一步渲染了全诗的哀伤氛围。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石员外生平的简述和对他离世的悲痛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