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夜滕王阁酌陆宁州陈武宁陈南昌诸丈

· 苏升
家家火树满城春,樽酒凭高入望新。 锦浪半含灯色涌,轻风还送柳条频。 论文千载应推陆,下榻当年亦有陈。 此地独怜经几烬,不堪重问阁中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夜晚。(元:yuán)
  • 滕王阁:中国古代的楼阁建筑,位于江西南昌,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
  • :饮酒。
  • 陆宁州:姓陆的宁州人(具体人名不详)。
  • 陈武宁:姓陈的武宁人(具体人名不详)。
  • 陈南昌:姓陈的南昌人(具体人名不详)。
  • :对长辈或年长者的尊称。
  • 火树:指挂满灯彩的树。
  • 樽酒:酒杯中的酒,代指酒。(樽:zūn)
  • 凭高:登临高处。
  • 锦浪:指灯光映照下的江水,如锦缎般的波浪。
  • 论文:谈论文章、学术。
  • 下榻:原指客人住宿,此处指对客人的尊敬和款待。
  • :物体燃烧后剩下的东西,此处指滕王阁历经多次毁坏。(烬:jìn)

翻译

在元宵节的夜晚,于滕王阁上和陆宁州、陈武宁、陈南昌等几位长辈饮酒。 家家户户的树上挂满彩灯,整个城市充满春天的气息,我们端着酒杯登上高处,眼前的景象令人耳目一新。 锦缎般的江浪半含着灯光的色彩汹涌而来,轻柔的风儿频繁地吹拂着柳条。 谈论文章,千年来应该推崇陆机,而当年也有陈蕃专门为徐孺子设榻款待的美谈。 这个地方让人怜惜,滕王阁经历了几次焚毁,不忍心再去过多地询问阁中的人这其中的过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夜晚在滕王阁上的情景。首联通过描写家家户户挂满彩灯,满城充满春意,以及诗人登高饮酒时看到的新景象,展现出节日的热闹氛围和诗人的愉悦心情。颔联进一步描写了灯光映照下的江水如锦浪般涌动,以及轻风吹拂柳条的情景,使画面更加生动形象。颈联则通过提及陆机的文学成就和陈蕃下榻的典故,增添了文化内涵和历史厚重感。尾联表达了诗人对滕王阁历经多次毁坏的怜惜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将节日的欢乐、自然的美景、文化的底蕴和历史的沧桑融为一体,给人以丰富的感受。

苏升

苏升,字孺子,号紫舆。顺德人。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一六一六)进士,官新建知县。有《读易堂稿》。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四五有传,事又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卷七五。 ► 1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