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来胥口不得登岸柬王明府默庵

心知谈笑处,两逐往来程。 此邑山形壮,故人江水清。 署寒琴指冷,天静雁声明。 宰政原辛苦,君兼百代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胥口:地名。
  • :信札、名帖等的统称,这里指书信。(柬,jiǎn)
  • 默庵:王明府的字。
  • 宰政:宰相之职或地方长官的政务。

翻译

心里清楚那谈笑风生的地方,两次追逐着来来往往的行程。这个城邑山势雄伟壮观,老朋友所在的江水清澈透明。官署中寒冷,弹琴的手指也变得冰冷,天空宁静,大雁的叫声格外清晰。管理政事原本就很辛苦,您还具备着百代留存的高尚情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王明府默庵的书信诗。首联表达了作者对与友人过往相处的回忆以及当下行程的感慨。颔联描写了城邑的壮美景象和江水的清澈,同时也可能暗示了友人的品性高洁。颈联通过描绘官署的寒冷和大雁的鸣声,烘托出一种清冷的氛围,也许暗示了友人理政的环境和心境。尾联则表达了对友人治理政事的辛苦的理解,以及对其具有高尚情怀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幽,情感真挚,既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心和敬意,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事的洞察和感悟。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