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黄迂父辞荣归养寄赠一律

闻道飘然赋遂初,归来子舍乐何如。 日穿南牖问安后,春护北堂视膳馀。 自有菜衣供色笑,不将菽水换簪裾。 相逢莫讶休官早,正值慈闱健起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遂初:指辞去官职,实现隐退的愿望。(“遂”读音:suì) 子舍:小房;偏室。也泛指儿子住的屋子。 (yǒu):窗户。 北堂:古代居室东房的后部,为妇女盥洗之所,也泛指母亲居住的房间。 视膳:古代臣下侍奉君主或子女侍奉双亲进餐的一种礼节。 菜衣:借指亲人间的孝养父母。 菽水:豆和水。指菲薄的饮食,形容生活清苦。 簪裾:古代显贵者的服饰,借指显贵。(“簪”读音:zān) 慈闱:旧时母亲的代称。(“闱”读音:wéi)

翻译

听说你洒脱地辞官实现了隐退的愿望,回到家中后,在儿子的居处是多么快乐啊。 每天穿过南面的窗户向父母问安之后,春天里守护在母亲的居室,在她用餐后侍奉在旁。 自然有孝养父母的欢乐,不会用粗茶淡饭去换取富贵荣华。 相逢时不要惊讶我辞官太早,正赶上母亲身体康健、生活安好。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罗万杰听闻黄迂父辞官归家奉养父母后写给他的赠诗。诗中表达了对黄迂父辞官归养行为的赞赏和对他家庭幸福的祝愿。

首联“闻道飘然赋遂初,归来子舍乐何如”,写出了黄迂父辞官的洒脱和归家后的快乐,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颔联“日穿南牖问安后,春护北堂视膳馀”,通过描述黄迂父每天向父母问安和侍奉母亲用餐后的情景,体现了他的孝顺。

颈联“自有菜衣供色笑,不将菽水换簪裾”,强调了黄迂父以孝养父母为乐,不追求富贵荣华的高尚品质。

尾联“相逢莫讶休官早,正值慈闱健起居”,解释了黄迂父辞官早的原因是为了陪伴母亲,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黄迂父母亲身体健康的祝福。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赞扬了黄迂父的孝道和淡泊名利的品德,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伦理和孝道的重视。

罗万杰

罗万杰,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初官行人,两奉使册封吉、荆二藩。十三年,召对,给笔札,问修练储备四事,侃侃陈利弊,切中时艰,擢吏部主事,转验封员外郎。冢宰郑三俊澄清吏政,力荐其诚实不阿,破格畀以选事,在职一年,丁内艰归。值岁祲,倡富户出谷平粜,全活甚众。甲申之变,会南都迎立,徵拜副都御史。闻马士英、阮大铖用权,辞不出,矢志岩壑,结庐于埔阳之双髻峰,草衣蔬食,与樵牧高僧为侣。林居三十年,足迹不入城市。晚号樵子,乡人私谥曰文节先生。有《瞻六堂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乾隆修《潮州府志》卷二八有传。 ► 2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