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养拙(zhuō):指诗人故意不露锋芒,使外表看起来笨拙愚鲁。
-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 混沌术:这里指一种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平静的方法。
- 吴王:应指吴王夫差,夫差因过于好战、追求巧捷而最终导致国家灭亡。
- 巧捷:灵巧敏捷,此处指过度追求技巧和快捷。
- 老聃(dān):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
- 劳怵(chù):劳苦恐惧。
- 用大:发挥大的作用,指人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 跃龙:比喻人才得到施展的机会。
- 藏晦:隐藏才能,不使外露。
- 风波民:指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生活的人。
翻译
培养拙朴的品质才能让内心平静,守住内心的平静看起来又近似于拙朴。有智慧的人总是看得开,修炼那顺应自然的混沌之术。吴王夫差告诫人们不要过度追求灵巧敏捷,老子厌恶劳苦和恐惧。要发挥大的作用并非没有能力,就像巨龙在合适的时候跃出水面。如果应当隐藏自己的时候,就抱着膝盖欣赏明月。谁是那在动荡中生活的人呢,想要奋起却只能在心中诉说。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拙静”的主题展开,表达了一种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的前两句强调了养拙与守静的关系,认为它们相互关联,互为表里。接下来,诗人通过列举吴王夫差和老子的观点,进一步阐述了过度追求巧捷和避免劳怵的道理。诗中还提到了在适当的时候发挥才能,就像跃龙适时而出,以及在需要隐藏时保持低调,如抱膝弄月。最后,诗人对身处动荡环境中的人们表示了关注,暗示了在困境中人们的无奈和内心的挣扎。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引导人们思考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追求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