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陈瑶光李伯跻先生招游青云山
滟滟春波夹碧峰,佳时不负载郫筒。
全堤翠湿松围老,二月寒轻柳带松。
舒眺莫生今昔感,遨游同寄水云踪。
归筇避却从桥险,一任江声送小?。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滟滟(yàn yàn):水波荡漾的样子。
- 郫筒(pí tǒng):酒名。
- 筇(qióng):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可以做手杖。
翻译
春天的水波荡漾,环绕着碧绿的山峰,如此美好的时光,怎能不带上美酒呢。整个堤岸被翠绿的草木浸润,显得郁郁葱葱,松树环绕四周,古老而庄严;二月的天气微寒,柳丝轻柔地垂下,带着些许的松弛。放眼眺望,不要产生今昔的感慨,尽情遨游,一同寄托在这山水云影之间。归来时手持竹杖,避开从桥上经过的危险,任由江水的声音伴随自己前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仲春时节青云山的美景,以及诗人在山中游玩的情景和感受。首联通过“滟滟春波”和“碧峰”展现了山水的美丽,同时提到在这美好时光应带上美酒,增添了几分雅趣。颔联详细描写了堤岸的翠绿和松树的古老,以及二月的寒意和柳丝的轻柔,细腻地刻画了季节的特点。颈联表达了诗人尽情遨游,忘却今昔之感,沉浸在山水之间的心境。尾联则描写了诗人归来时的情景,手持竹杖,避开桥险,听着江水声前行,给人以悠然自在的感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将山水之美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了仲春时节青云山的魅力和诗人的闲适之情。
相关推荐
- 《 二月见梅 》 —— [ 明 ] 何景明
- 《 仲春瀛台即景 》 —— [ 清 ] 弘历
- 《 岁在绍熙甲寅浙东西大旱旁连江淮至秋暴雨水发天目漂民庐浸禾稼而苏常大歉小人趋利争运衢婺谷粟顺流而下日夜不止又去冬岁暮多雨连绵至春半未有晴意人情忧闷聊书数语以备采谣者至辞之工拙固所不计也乙卯仲春作 》 —— [ 宋 ] 姜特立
- 《 壬子二月同恪士梅庵至西湖寓刘氏花园 》 —— [ 清 ] 陈曾寿
- 《 城归涂中春暮野阴风物苍然 》 —— [ 元 ] 刘诜
- 《 魏子介然甲戌中春不远数百里访予寂寞之滨予方厄穷适此久旱市无鱼肉园乏佳蔬介然处之宴然眷眷不忍舍去予与介然别久介然气貌议论益超然孟夏既望慨然请辞欲归筑室读未见之书科举之文不足学走笔作长句送行且勉使力学志其远且大者仍用喜雨诗韵 》 —— [ 宋 ] 李光
- 《 禁中春松 》 —— [ 唐 ] 常沂
- 《 右江吟 》 —— [ 明 ] 霍与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