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隐原

入谷无机事,邀逢任所之。 独沿溪涧往,忽至夕阳期。 峰影遥能辨,松阴坐屡移。 暝来山下宿,残月二更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机事:指朝廷枢机大事或世俗琐事。(“机”读音:jī) 邀逢:遇到,遇见。 任所之:任凭所去的地方,即随意前行。 (jiàn):山间流水的沟。 :期望,这里指盼望的时间,此指黄昏时刻。 :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这里指山峰的影子。

翻译

进入山谷便没有了世俗琐事的烦扰,遇见什么便顺着心意前往什么地方。独自沿着溪涧前行,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盼望的时刻。远处的山峰影子还能依稀分辨,在松树下的阴凉处多次移动位置坐下休息。天黑后就在山下住宿,二更时分,残月高悬,天迟迟不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谷中的游历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诗的首联“入谷无机事,邀逢任所之”,表现了诗人进入山谷后摆脱世俗烦恼,随心所欲的心境。颔联“独沿溪涧往,忽至夕阳期”,通过描写诗人独自沿着溪涧前行,不经意间已到黄昏,体现出时光的悄然流逝和诗人对自然的沉浸。颈联“峰影遥能辨,松阴坐屡移”,从视觉和触觉的角度,刻画了山峰的影子和松树的阴凉,展现出山谷中的宁静与美好。尾联“暝来山下宿,残月二更迟”,描绘了天黑后在山下住宿,二更时仍见残月高悬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惬意与自在。

罗洪先

罗洪先

明江西吉水人,字达夫,号念庵。罗循子。嘉靖八年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寻告归。十八年召拜春坊左赞善,疏请预定东宫朝仪,忤旨罢为民。卒后,隆庆初赠太常寺少卿,谥文恭,一说文庄。私淑王守仁,宗“致良知”之说,而有所修正。足迹所历甚广,注重考察,于天文、地理、礼乐、典章、河渠、算数诸学,无不穷究。有《冬游记》、《念庵集》等。 ► 7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