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岩阿(yán ē):山的曲折处。
- 薜萝(bì luó):薜荔和女萝。皆为攀援植物。
- 桑海:“桑田沧海”的略语,喻世事变迁很大。
- 丹丘: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地。
- 天台:山名,在今浙江省天台县北。道教曾以天台为南岳衡山之佐理,佛教天台宗亦发源于此。
- 石室:山洞。
- 斧柯:斧柄。这里指王质观棋的典故,晋代王质上山砍柴,观童子下棋,局终,发现手中斧柄已烂,回到村里,才知已过百年。
翻译
两位仙人在哪个时代隐居在山的曲折之处呢,山涧碧绿,山峦青葱,长满了薜荔和女萝。尘世总是经历着巨大的变化,如桑田变为沧海,而这神仙居住的地方长久地占据着众多的水云。到天台去好像能遇到像桃子那样的仙果,回到山洞中又让人怀疑是否如王质般经历了岁月的流逝。想要在此处寻找沉静的伴侣,却又被世俗的牵累所困扰,那又能怎么样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洪阳洞的景色以及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世俗的无奈。诗的开头通过询问仙人隐居的时代和描绘洪阳洞的自然景色,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尘世总经桑海变,丹丘长占水云多”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仙境的向往,认为神仙之地能够避开尘世的纷扰。“天台到拟逢桃实,石室归疑烂斧柯”则运用了天台和石室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最后,诗人表达了想要在这仙境般的地方寻找宁静,但却又被世俗所累的无奈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神话典故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