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遗民为富溪宗人彦旻赋

鸡峰渺何许,下有衡门翁。 朝耕事拮据,夜读如颛蒙。 不慕万钟禄,安此一亩宫。 逍遥斯世间,绰有先民风。 北顾仰莘野,南征忆隆中。 躬稼乐古道,致主成元功。 圣贤今已远,出处孰可同。 洁身爱徐君,遗安得庞公。 毛发久云变,儿孙亦成丛。 代耕复胜读,世态从污隆。 恒产蔚有秋,陈编浩无穷。 何当挟册往,一与歌年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鸡峰:指山峰。
  • 衡门翁:指隐居在简陋住所的老人。
  • 拮据:形容辛苦劳作。
  • 颛蒙:形容专心致志。
  • 万钟禄:指高官厚禄。
  • 一亩宫:指简陋的住所。
  • 莘野:古代地名,指隐居之地。
  • 隆中:诸葛亮隐居之地。
  • 躬稼:亲自耕种。
  • 元功:大功,指对国家有重大贡献。
  • 出处:指出仕或隐居。
  • 徐君:指徐光启,明代科学家、政治家。
  • 庞公:指庞统,三国时期蜀汉名臣。
  • 代耕:指子孙继承耕作。
  • 污隆:指世事的盛衰变化。
  • 蔚有秋:指庄稼茂盛,秋天丰收。
  • 陈编:指古籍。
  • 挟册:指携带书籍。

翻译

山峰在何处遥远,那里住着一位简陋住所的老人。 他白天辛勤劳作,夜晚专心读书。 不羡慕高官厚禄,安心于自己的小屋。 在这世间自在逍遥,有着古人的风范。 北望仰慕莘野的隐居,南想忆起隆中的诸葛亮。 亲自耕种享受古道,为国家成就大功。 圣贤如今已远去,出仕或隐居谁能相同。 保持清白爱慕徐光启,留下安宁得到庞统的智慧。 岁月久远,头发早已变白,儿孙也已成群。 继承耕作胜过读书,世态随着盛衰变化。 庄稼茂盛秋天丰收,古籍浩瀚无穷。 何时能携带书籍前往,一起歌颂丰收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隐居老人的生活态度和理想追求。通过对比高官厚禄与简朴生活的选择,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古人的敬仰。诗中“躬稼乐古道,致主成元功”体现了作者对农业劳动的尊重和对为国家作出贡献的理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世态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的坚定追求。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