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贡进士三山王士奇大父母挽诗二首

淑德由天赋,高堂足母仪。 梨云飞梦杳,薤露些歌悲。 双璧同玄室,诸孙见白眉。 徽音应不朽,太史勒穹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乡贡进士:明代科举制度中,由地方选拔的进士。
  • 三山:地名,今福建省福州市的别称。
  • 大父母:指祖父母。
  • 淑德:美好的品德。
  • 高堂:指尊贵的家庭,这里特指祖父母的家。
  • 母仪:母亲的典范。
  • 梨云飞梦:比喻美好的梦境,梨云指梨花盛开的景象。
  • :深远,不见踪影。
  • 薤露:一种植物,这里指薤露歌,古代挽歌的一种。
  • 些歌:挽歌。
  • 双璧:比喻两位杰出的人物,这里指祖父母。
  • 玄室:指墓室。
  • 白眉:指眉毛中有白毛,古代认为这是长寿的象征,这里指祖父母的孙子们。
  • 徽音:美好的名声。
  • 太史:古代负责记载历史的官员。
  • 穹碑:高大的石碑,用以记载重要人物的事迹。

翻译

天赋的美好品德,祖父母家足以成为母亲的典范。 梦中梨花飘飞,梦境遥远而杳无踪影,薤露的挽歌悲伤而哀婉。 两位杰出的人物同葬一室,孙子们中可见到长寿的象征。 他们的美好名声应当永存,太史将在高大的石碑上刻下他们的功绩。

赏析

这首挽诗表达了对已故祖父母的深切怀念和崇高评价。诗中,“淑德由天赋”和“高堂足母仪”赞美了祖父母的高尚品德和家庭典范地位。通过“梨云飞梦杳”和“薤露些歌悲”的描绘,诗人传达了对逝去亲人的哀思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两句“徽音应不朽,太史勒穹碑”则强调了祖父母的美名和功绩将永载史册,体现了对他们的无比敬仰和纪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祖父母美德和贡献的颂歌。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