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延平书院二首

九峰分一脉,遗庙䇄当中。 横翠轩犹在,濯缨亭已空。 溪山闲霁月,草树自春风。 仙梵争华侈,伤哉吾道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见。
  • 延平书院: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是明代著名的书院。
  • 九峰:指延平书院周围的山峰。
  • 遗庙:指延平书院的遗址。
  • (qì):站立。
  • 横翠轩:书院中的一处建筑。
  • 濯缨亭:书院中的另一处建筑,意指洗涤帽带,比喻超脱世俗。
  • 仙梵:指道教和佛教。
  • 华侈:豪华奢侈。

翻译

拜见延平书院二首 [明]黄仲昭 九座山峰分出一脉,遗留的书院庙宇屹立其中。 横翠轩依旧存在,而濯缨亭已成空寂。 溪山间闲适的月光,草木在春风中自然摇曳。 道教与佛教争相展现豪华,可怜啊,我们的道义已至穷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黄仲昭访问延平书院的所见所感。诗中,“九峰分一脉,遗庙䇄当中”展现了书院的地理位置和历史遗迹的庄严。通过对比“横翠轩犹在,濯缨亭已空”,诗人表达了对书院昔日繁荣与今日衰落的感慨。后两句“溪山闲霁月,草树自春风”则以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生机,反衬出书院的人文衰败。最后,“仙梵争华侈,伤哉吾道穷”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传统文化的忧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