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鱼五首为刘方伯赋
二月澄江春浩荡,游鱼共逐桃花浪。
就中锦鲤独殊常,轩然欲奋青霄上。
头角行看变化成,鞭雷掣电游紫清。
卷起沧溟千万顷,散作霖雨苏苍生。
却笑长鲸数千尺,横海吞舟亦何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澄江:清澈的江水。
- 浩荡:形容水势广阔无边。
- 游鱼:在水中游动的鱼。
- 桃花浪:春天桃花盛开时,江水泛起的波浪,因桃花落入水中而得名。
- 锦鲤:色彩斑斓的鲤鱼,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 殊常:不同寻常。
- 轩然:形容气势盛大。
- 青霄:天空。
- 头角:比喻显露的才华或能力。
- 变化成:指变化为龙。
- 鞭雷掣电:形容动作迅速,气势磅礴。
- 紫清:指天空。
- 沧溟:大海。
- 千万顷:形容面积广大。
- 霖雨:连绵不断的雨,比喻恩泽。
- 苏苍生:使百姓复苏,得到救济。
- 长鲸:巨大的鲸鱼。
- 横海吞舟:形容鲸鱼的巨大和力量。
翻译
二月的澄江春水波澜壮阔,游鱼们一同追逐着桃花浪。 其中有一条锦鲤格外不同寻常,它气势磅礴地想要飞跃至青天之上。 它的头角即将显露,变化成龙,以雷电般的速度游弋于天空。 它卷起千万顷的大海,化作连绵的雨滋润着大地,使百姓得到救济。 我却笑那长达数千尺的长鲸,横渡大海吞舟又有何益处。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春天江中游鱼的景象,特别是对一条锦鲤的生动刻画,展现了其非凡的气势和即将变化成龙的壮丽景象。诗中“轩然欲奋青霄上”和“鞭雷掣电游紫清”等句,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锦鲤的非凡能力和雄伟气势。后段通过对比长鲸的庞大与无用,突出了锦鲤变化成龙后带来的实际益处,即滋润大地、救济百姓,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力和积极变化的赞美。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送陈廷章经历之任松江 》 —— [ 明 ] 黄仲昭
- 《 春风归省送同年刘述宪 》 —— [ 明 ] 黄仲昭
- 《 下皋杂咏 》 —— [ 明 ] 黄仲昭
- 《 题画芹菜为李少参士元赋 其二 》 —— [ 明 ] 黄仲昭
- 《 送宗侄孙道进任新会教谕次同年李若虚韵 》 —— [ 明 ] 黄仲昭
- 《 题四景山水图为李生时爵赋春景 》 —— [ 明 ] 黄仲昭
- 《 游钟山和同寅潘应昌韵二首 》 —— [ 明 ] 黄仲昭
- 《 下皋杂咏 》 —— [ 明 ] 黄仲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