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锦里:地名,在今四川成都,古时以织锦闻名。
- 南漪: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南方的一个水边之地。
- 狎:亲近。
- 冥漠:幽暗,这里指亡故。
- 生刍:新割的草,比喻新知。
- 邈邈:遥远。
- 绵绵:连续不断。
- 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的眼神。
- 白首:头发变白,指年老。
翻译
回到锦里,夜晚招待宾客,在南漪的小筑中与亲近的人相聚。 坟墓上的仙人已经逝去,只留下幽暗的记忆,灯前的兄弟们也多已化为尘埃。 河山遥远,新知如新割的草般稀少,风雨中,离别的泪水频频落下。 曾经以青眼相待的新朋友,如今都已白发苍苍,回顾过往,怎能不让人感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锦里招待宾客,与亲友相聚的情景,同时表达了对逝去亲友的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通过“冢上仙人”、“灯前兄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幽暗、哀伤的氛围。后两句通过对“青眼新知”和“白首”的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使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时光的珍视与感慨。
程嘉燧的其他作品
- 《 金阊曲 》 —— [ 明 ] 程嘉燧
- 《 䨑云诗八首次韵 》 —— [ 明 ] 程嘉燧
- 《 雨中晓发临安双溪道中作 》 —— [ 明 ] 程嘉燧
- 《 送春同子柔作二首 其一 》 —— [ 明 ] 程嘉燧
- 《 东庵夜归作霜月寒林 》 —— [ 明 ] 程嘉燧
- 《 塾巾楼中宋比玉对雪鼓琴余戏作图便面漫题时过娄江因订后期 》 —— [ 明 ] 程嘉燧
- 《 曲中听黄问琴歌分韵八首牙字 》 —— [ 明 ] 程嘉燧
- 《 曲中听黄问琴歌分韵八首牙字 》 —— [ 明 ] 程嘉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