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致政:退休。
- 挂冠:辞官。
-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时期的隐逸诗人。
- 三径:指隐居的地方。
- 贡禹:指西汉时期的贡禹,因其忠诚被提拔至高位。
- 九霄:指天空极高处,比喻高位。
- 黄云:比喻成熟的稻谷。
- 碧海:指广阔的海洋。
- 瘴烟消:指瘴气消散,比喻疾病或不良环境消失。
- 尘踪:指尘世的踪迹,比喻世俗的生活。
- 诗怀:指写诗的情怀。
- 乡山:指家乡的山。
翻译
我虽食朝廷俸禄却无才辅佐圣朝,辞官归隐又怎敢自称有功。陶渊明只适合归隐田园,而贡禹应当升至高位。满地金黄的稻谷预示着秋天的丰收,连绵不断的海洋上瘴气已消散。我自嘲诗意减退,但一看到家乡的山,又感到豪情万丈。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黄仲昭退休归乡的感慨。诗中,“食禄无才翼圣朝”一句,既表达了对朝廷的忠诚,又自谦无才;“挂冠奚敢谓贤劳”则进一步表明辞官并非因功,而是自知之明。后联通过陶渊明和贡禹的典故,对比了隐居与高位的不同选择。诗末,诗人以家乡的山水激发内心的豪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黄仲昭
明福建莆田人,名潜,号退岩居士,以字行。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以直谏被杖,谪湘潭知县,又改南京大理评事。后以亲不逮养,遂不出。弘治初起江西提学佥事。久之乞归,日事著述,学者称未轩先生。有《未轩集》、《八闽通志》等。
► 660篇诗文
黄仲昭的其他作品
- 《 题四景山水为林君叔孟赋 》 —— [ 明 ] 黄仲昭
- 《 题榖城春色图为徐若川秋官赋 》 —— [ 明 ] 黄仲昭
- 《 赠大田驿丞彭籍三首 》 —— [ 明 ] 黄仲昭
- 《 赐扇 》 —— [ 明 ] 黄仲昭
- 《 送翟知县瑄之任开化得秋字 》 —— [ 明 ] 黄仲昭
- 《 挽杨太安人 》 —— [ 明 ] 黄仲昭
- 《 己未端午同吴继学方子大诸君游东岩二首 》 —— [ 明 ] 黄仲昭
- 《 园居六咏为河南方伯丰公庆赋水环碧带 》 —— [ 明 ] 黄仲昭